赵婧聪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市 530007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重要性与日俱增,教师党支部的管理及建设更显紧迫。本文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从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管理的现实困境出发,提出实施教师党支部管理的有效途径,以期切实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基层党建阵地作用。
关键词:教师党支部;新公共管理;困境;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高校面临着主体多元化、教育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等各种变革与挑战。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经济、效率、效益”为目标,引用到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当中,就需要管理者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将传统标准化的执行思维转变为灵活多样的创新服务,以人为本,促进团队管理效率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管理的现实困境
(一)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难
1.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选聘标准需要改进
通过本课题组的调研发现,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选聘要求基本为:具有副高职称、研究生学历学位,要求“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而对其的政治思想素质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这样就会容易出现思想不端正、初心不忠诚的人员加入到党的领导小组,从而不能发挥出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2.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党务工作积极性不高
基于“教师”的第一职业身份,很多教师都倾向于把工作重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中,他们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个人职称的提升,因此对党务工作的认识就会出现偏差。在双带头人选聘标准的“政治思想素质”部分没有明确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双带头人虽然任职教师党支部书记,但仍会存在重教研轻党务的思想,开展党支部会议、学习、活动等时常常会应付了事。
3.上级组织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重视度不够
在双带头人的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组织部、系党总支书记等上级领导未能建立“一对一”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常常只是布置任务、检查结果,缺少了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工作过程中双带头人遇到了什么困难,哪些方面认识不足等没有及时的关心。加上工资待遇上的补贴不高、党务工作量无法转化为个人绩效、大环境上对双带头人的贡献没有宣传等方面,均影响了双带头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教师党支部队伍建设难
1.教师党支部委员的党务工作水平不高
此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痛点。担任支部委员的教师很少有机会能参加上级相关的培训,没有系统学习过党务工作知识和技巧,对工作中要注重的关键点也没有太高的意识。常常是有通知文件了才向党务干事咨询具体做法,工作没有延续性和主动性。
2.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效性发挥不明显
因教学任务重,教师党支部委员难以两边较好的兼顾,思想上偏差地认为“教师应以教学科研为首要”,故而对党务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多,开展活动时就会比较匆忙,活动形式也就比较单一,例如组织会议、学习文件、观看视频、参观教育基地等。由于准备不充分,活动和学习的效果就难以达到预期。
二、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双带头人的管理机制
1.完善制度建设
上级党组织和党总支书记要重视双带头人的培养,一对一“老带新”,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双带头进行业务辅导和心理疏导,为双带头人打“强心针”和“稳定剂”,让他们感受到上级的支持和关心。在全校范围内加大党务工作对学校发展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宣传先进双带头人的优秀事迹,营造出党务工作光荣且神圣的氛围,体现人文关怀,创造出人人积极配合党务、主动参与党建的良好局面。
2.改进双带头人的选聘标准
除职称、学历等硬性指标外,还应综合考核候选人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方面,通过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组织考核、群众谈话、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该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对于拟聘任的双带头人,设置试用期,通过试用期综合评估即可正式聘任。
3.拓展培养途径
为双带头人创造多渠道的能力提升机会,学习、交流等,既要给予大力支持,又不能疏忽反馈和管理。在绩效评价、先进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又不能流于形式,在管理中促进,也在管理中监督,将双带头的个人理想与职业理想、国家理想相融合。
(二)改进教师党支部的建设路径
1.完善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相关制度
对基层党支部的相关奖励、惩罚等制度要做到细致、全面,在评优或处罚时有据可依,有理可寻。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详细的工作计划,不能一时一变,更不能老搞突击,不仅效果不好,也影响下次党日活动其他党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在民主生活会、推优大会、党小组会等会议中,除按规定如期召开外,还应注意学习交流的效果,善于“回头”总结和反思。
2.上级党组织要加大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
学校不能一味地转发上级文件而没有执行指导,影响是相互的,上级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党日活动的开展、党小组的学习等过程应由院级部门给予指导及建议,而不是简单地施压给基层党组织。上层组织重视了,才能调动基层组织集思广益,更富活力和动力地创新实施。
3.完善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配以专业专职的党务干事,给支部工作予指导、协助和监督。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双带头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积极分子等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环境营造、氛围营造、责任塑造、形象塑造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党务工作队伍的综合能力和政治素养,树立起他们开展党务工作的威望和自豪感、荣誉感。
4.党建+人工智能开拓新的建设模式
充分利用5G网络的优势,打破的“会议必见面”的传统意识禁锢,在学习、活动、谈话等过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概念,例如云会议、云参观、云培训,AI智能场景重现等,拓展党建教育新途径,吸引党员老师们更多地参与活动,以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项目名称: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专项课题,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2020ZJY068);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科研项目,基于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的高职院校行政教辅队伍建设研究——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20YB044)。
1982年10月出生,女,广西省南宁市,壮族,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研究生,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广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