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亚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 150086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国家现在的长治久安和飞速发展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所以即使是生活在国泰民安的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忆苦思甜,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红色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所以培养每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是当前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工作。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红色教育;植根学校;铸魂育人
引言
红色文化的本质是革命精神文化。红色文化体现了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为维护国家安全不畏牺牲的爱国精神。红色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最高核心价值在于牢固弘扬中国红色民族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它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政治初心及历史使命,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精神标志。中国的日益强大和飞速发展告诉我们,红色文化具有铸就国人灵魂和育人成长的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将红色文化传承下去,把红色精神发扬光大。学校培育的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所以“红色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红色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革命时代的光辉事迹,也可以让学生体会革命先烈舍身取义的爱国精神。所以在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我们在今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再次明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坚定的红色文化政治自信,牢牢地围绕把握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民族文化的正确方向前进基本道路和发展方向[1]。红色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红色文化不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反封建、抗压迫、反帝国主义革命战争的时期和新世纪年代,由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积极分子、革命先进分子以及广大人们和群众共同发展和创造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它也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它们内容丰富,蕴含了丰厚的革命精神以及深沉的历史和文化基础。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物质文化和社会主义物质文化。红色物质文化包含一些红色历史遗迹,革命先烈故居,著名战役的遗迹等,而非物质文化即革命战争所创造并留下来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
红色代表着革命。回顾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群众先后进行的伟大革命斗争、武装起义、击溃日本帝国主义、建设党的新中国,都与这次大规模革命息息相关。共产党人在中国南京革命时期领导组建的第一支革命军队被人们称为中央红军,开辟的第一个苏区文化大革命时期根据地浙江瑞金地区就是它的红都,还有一艘位于中国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井冈山的五星红旗,长征的碧水铁流,抗日的战地硝烟和百年烽火等。一切与革命有关的事物都与红色有关,所以中国的红色文化其实本质上是革命的文化。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其实就是革命精神。新中国的诞生,可以说是无数人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红色文化本身就是革命精神的缩影,它也是这种革命精神在社会上的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精神。时代的发展同样也需要红色精神的传承,所以青少年学生的任务就是将红色文化中的精神继承下来,并将它弘扬出去。
二、学校开展“红色教育”的策略
1.发挥学校开展“红色教育”主场地作用
开展"红色教育"的主场地是学校,特别初中学校。学校领导把这种红色文化全部融入到了学校中去,可以充分培养初中生的红色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初中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初中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新的世界观。学校的班级教育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能够对学生实施"红色教育"。将这种红色文化完美地融入到课堂中,挖掘出这种红色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让学生感受到它被赋予的时代性价值。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知识层次初中生的自身特点,购进红色教材和红色读物,在一些地方教材中可以加入一些红色文化的内容,让红色红色文化植入课堂。
学校要将红色文化植根于校园的每一处[2]。学校是学生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要发挥其教书育人的工作。将红色文化进校园的措施落实到实处。
比如说在教室里和走廊都悬挂着井冈山革命先烈的一些光辉事迹,这样我们就能让学生在校园里的每一处都深切感受到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发展和深入,还有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设"红色教育"的主题小组班会,在这个主题小组班会上,可以向学生详细分享井冈山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宣扬井冈山革命精神,分享长征路上的故事,阅读红色文章等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也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希望可以积极组织"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心灵上冲击,更加直观地体会红色文化的内涵。
2.抓住时机,适时开展“红色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国家未来的建设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青少年的身上[3]。他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对初中生来说,他们身上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所以初中学生是“红色教育”的重点人群。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所以,教师和学校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的教育,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红色教育”。新一代的青少年生活在国家国富民安的时代,很容易在舒适安逸的生活中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让他们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也能让他们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风华正茂的好时光,也是小学和高中衔接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思想的形成期,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到位,就会让学生偏离正确的轨迹,所以更应抓住关键时期,适时对初中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让学生延续红色基因,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红色教育"不仅仅意味着让广大初中学生继续传承并发扬红色文化,更重要的意义就是让广大初中学生深情地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当代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党的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价值。“红色教育”要牢牢抓住学生这个主体对象,将红色文化植根于校园,发挥其铸魂育人的作用。
3.以党史教育为依托,开展“红色教育”
党史印证着我们党成长发展的足迹,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无论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抑或是在伟大的党带领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时代浪潮里,红色文化一直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学习党史,是开展红色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应以党史为依托,开展红色教育。如:引导学生梳理党的发展历程,制作思维导图;分享党史小故事,学习卓越人物的事迹;开展党史学习主题班会;参观革命历史遗迹等。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党史,重温革命过程中感人至深的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为学生根植红色信仰,筑牢精神防线,让红色主旋律在生机盎然的春日校园里铿锵奏响,激励学生在学习红色精神过程中立心铸魂,提振精神,做党旗下的新时代好少年。
结束语
红色文化承载的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它代表的是永不过时的革命精神。所以初中学校要加快对红色文化的植入,将红色文化植根于教学的土壤中,让“红色教育”发挥它铸魂育人的作用。新时代更要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让“红色教育”贯穿在初中学生是学习生涯中。
参考文献:
[1]赵增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铸魂育人历史使命——砥砺奋进中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03):26-28.
[2]金乐.基于“铸魂育人”视角的红色文化时代活力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35-37.
[3]刘凤义,马梦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第十届全国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峰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