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6期   作者:武丽娟
[导读]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推进,充分利用Webquest模式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和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武丽娟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推进,充分利用Webquest模式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和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如果教师局限在课堂上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会出现当学生提出与教师预设思路不同意见时,教师不能及时修改和反馈的状况。
        关键词:Webquest模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应用研究;
摘要:现在艺术课的教学质量是指在满足当前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在一定条件下尽量满足学生基本的艺术素养的发展需求的过程和结果。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主要有音乐课、美术课,有的学校还有综合艺术课,设立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在繁忙的学业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放松,还能使他们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让他们可以以更好的心态和状态去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可以去更好地享受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快乐。而艺术课程质量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学校的艺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课程性质的理解,那么怎样有效运用Webquest让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课堂质量得到提高呢?
一、教师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艺术教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完全参照教材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知识的展示都是以口头表达或者板书形式;课堂中缺少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最好的情况也只是教师做示范再请学生代表尝试。有了Webquest模式后,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以教材知识为主体再从资源库中获取灵感,对课堂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拓展。譬如说,教师在讲解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可以先从贝多芬的生平经历说起,向大家介绍他那充满坎坷和与命运搏斗的一生。讲述时最好结合几个发生在贝多芬身上的具体的事例,例如他在破旧的旅馆练琴时放了一盆水在钢琴旁,为的就是当他不停歇地练琴后可以方便地将手伸进水里,对手进行降温这个故事,这将使贝多芬的形象更鲜明具体。在这堂课的中间,教师需讲解乐理知识时,可以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由著名的柏林爱乐团演奏的《命运交响曲》的视频选段,让学生声临其境地感受一下这首交响乐大气磅礴的感人魅力。在这之后,教师也可对音乐会的视频再次慢动作回放,边回放边为大家介绍视频中出现的乐器及它们的特性,讲授音乐家们的演奏手法,带领大家品味其中的情感表达。
二、教师应积极利用Webquest模式丰富教学形式
        Webquest的应用让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传统课堂形式将得到颠覆。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个机会,充分挖掘Webquest的潜力,打破陈旧教学形式的局限,让教学更灵活高效。比如说,在讲授李斯特的《爱之梦》的上课前一天,教师可以先给大家发送《爱之梦》的网络微课,让学生们先行在家预习,带着疑问再上课。课下,教师也可给大家布置更有趣的钢琴课作业而不再是以往枯燥的背诵理论或者练习曲目。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为两组,分别以《爱之梦》中的“崇高的爱”和“幸福的死”为主题,在“音乐大师”和“EarMaster”类多媒体APP上尝试着进行自己的钢琴曲创作,再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分别从这两组中邀请同学进行自己的优秀作品展示。

这种多形式混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钢琴课更充满兴趣与热情而且能更深地促进学生们音乐才能的发挥,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
三、Webquest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应用
3.1艺术教材更新
        Webquest发展与艺术制作技术相融合,Webquest模式的传播和制作方式直接改变公共艺术专业教学方式。公共艺术教学需要完善多媒体教学环境,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频教学、软件应用展示和其它多媒体创作课程。公共艺术课堂教材更新应该重视技术的创新领域,引用比较前沿的科技制作技术和创新创意作品。
3.2公共艺术教学设施数字化
        随着Webquest发展,学校应该发展应对Webquest传播和应用的教学设施,包括学习App,视频制作,创新素材平台。同时这些数字化信息与教学环境融为一体,教室采用互联网连接学生移动终端和教学平台,及时更新和播放教学素材。数字化媒体教学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动画艺术数字化创作体验,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创作。

        总之,Webquest模式背景,对于高校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一名艺术教师,在长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面对Webquest的背景,自然引发了对高校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问题的思考。在Webquest模式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应该采取调整课程结构、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团队力量、更新考核机制的措施,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以适应当下高职教育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马笑迎. "互联网+"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优越性探讨[J]. 艺术家, 2019, 000(012):P.81-81.
[2]吴洁.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 v.11;No.188(08):225-226.
[3]俞大丽.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艺术类高校多媒体资源建设的思考[J]. 传播力研究, 2020, v.4;No.087(03):48-49.
[4] 翁鹤. 大数据时代高校民族声乐艺术多媒体教学探究——评《大数据驱动下的教育变革与创新》[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v.40;No.464(22):270-270.
[5] 万雯丽. 多媒体技术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评《舞蹈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J]. 林产工业, 2019, 46(006):后插10.
[6]梁袁媛. 大数据与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研究——声乐教学中的多媒体互动模式探讨[J]. 黄河之声, 2019, No.538(13):69-70.
[7] 王东浩. 高职动漫专业教育引入MG动画项目可行性研究[J]. 艺术品鉴, 2019(20).
作者简介:姓名:武丽娟 出生:1981年1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云南省昆明市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21J0646 《Web Quest模式下云南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整合实践探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