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枝1 朱淑娟2
高青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淄博市 256300
摘要:髹漆工艺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工艺,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漆艺在我国的传承与发展日趋衰落。新形势下,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单位,肩负着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对髹漆工艺概念、髹漆工艺的发展需求及当前社会普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当前在中职学校引入髹漆技艺面临的困境,提出对实践路径的探索。
关键词:髹漆;传承;中职校园;实践
目前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艺作为民族传统艺术创作的基本形式广受国内外市场的追捧,成为当前社会工艺领域、学术领域的热门话题。髹漆工艺是传统手工艺中重要的审美象征,承载着先人智慧与修养。传统髹漆技艺走进中职学校,对于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髹漆概念
髹漆一词在我国古代文献当中有诸多记载,《韩非子》当中对食物容器、祭器等方面的描述中有“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黑漆其外而朱画其内”,说明尧舜禹时代的髹漆工艺已经形成。
从考古发现的事实来看,对于髹漆工艺运用比文献记载还要早许多。在对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就发现了漆木碗,这一时期是直接使用器物本身作为胎体,利用漆树汁液对胎体进行髹涂,这种天然大漆在干燥后耐腐蚀、耐磨、防潮、无毒害,物理性能良好,在古代广受推崇;在江苏常州马家浜文化遗址当中也发现了喇叭形漆木器。这说明,中国髹漆工艺的运用、漆器的使用起源较早。[1]
随着时代变迁,漆器种类与制造工艺得到了快速发展,漆器的使用已经涉及到家居、礼器、武器等,将大漆髹涂到器物上既不会改变其原来的作用,又能使其展示出多样的艺术风格,艺术效果、装饰效果极佳。
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
(一)传承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强国的有效途径
在千年的历史沉淀中,髹漆技艺得到了长久的发展,形成了当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髹漆技艺所包含的民俗习惯和艺术文化内涵极具技术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传统的手工艺术不论从工艺技术方面还是原材料运用方面,都均有低碳、环保、无污染的优点,对于我国践行科学可持续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建立民族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职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与传统手工艺的有机结合既满足了社会对中职学校全能型人才、特殊型人才的需求,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中职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可以将传统手工艺向经济产业方向发展和研究,是于弘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有效途径。
(二)适应现代产业结构的需求
传统手工艺由于其制作工艺、原材料采集和使用等还都沿用古代传承下来的知识,在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现代手工艺,传统手工艺制品制作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且缺少创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传统手工艺如不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传承必然受阻。调整传统手工艺当前的产业结构,实现体制改革、产业转型是传统手工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职学校是专业人才、职业人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基地,设立的最初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型人才。将传统手工艺引进中职学校的专业培养计划当中,通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和研究,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2]
三、髹漆技艺在当前社会的发展潜力
(一)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的过程成为一个由电脑和机器控制的精确复制过程,产品形态高度一致。新型化工材料成为工艺品的主要原料,虽然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污染、毒害的隐患,且没有传统手工艺作品的丰厚内涵。
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人们逐渐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了重新审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髹漆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人民的重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热点。髹漆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门类丰富,在当前化工制品、流水线制品泛滥的情况下,传统髹漆手工艺制品满足社会大众对传统技艺的环保需求与文化需求。另外,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当今社会,髹漆技艺作为传统手工艺具有得天独厚的就业前景,冷门、稀缺这些原本使其没落的因素成为了当前攻占市场的优势。即使有现代技术的加入,也未破坏髹漆技艺本身的文化内涵,仍需要大量的手工业者参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就业问题。[3]
(二)市场经济需求与精神生活需求
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品打破了其原本陈设用品的单一定位,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筑装饰、室内外装修、生活用品、文化用品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应用。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变化,髹漆艺术品成为当前人们对时尚、潮流、前卫的追捧对象,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古朴的制作工艺成为人们彰显个性化的载体。传统髹漆技艺手法古老、材料简单,是集自然美与生态美于一体的产物,满足了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的需求及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
四、传统髹漆技艺的传承走进中职校园实践探索
(一)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发展
传统髹漆技艺进入中职学校,如果为其专门开设专业或课程,对授课教师、专业工具、专业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且由于传统髹漆技艺在社会当中普及程度不高,受众较少。盲目的开设课题、专业、科目作为中职学校的一个培养方向,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学成本、髹漆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培养效果都得不到一个很好的保障,没有实际价值。
因此,对于传统髹漆技艺进入中职学校的发展之初,可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穿插、融合发展实现。中职学生对传统髹漆技艺的认知较少,在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教学过程中将髹漆技艺穿插进来,不仅对传统髹漆技艺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做了很好的普及,又能从中发掘出对传统髹漆技艺感兴趣或有天赋的学生作为传统髹漆技艺传承的后备力量,为中职学校未来开设传统髹漆专业、课程积累了实践经验。传统髹漆技艺其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其他形式的艺术相结合后,有利于现代审美与古代审美的创新发展,引导学生在艺术形式方面的创新。[4]
(二)培养或引进专业人才
以往传统髹漆技艺的传承是通过师带徒、父带子等形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会有关门徒弟、传男不传女等民族习俗,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传统髹漆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由于过去民俗传统的限制,当前中职学校有关传统髹漆技艺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可通过引进、招聘、邀请等方式将传统髹漆技艺传承人引进校园,用其专业的髹漆知识及多年的手工经验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提高中职学校在传统髹漆技艺方面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髹漆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者不仅具有专业的髹漆技艺,同时对传统髹漆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也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有利于中职学生对传统髹漆技艺的深入了解。另外,还可通过校内培训、外派学习等方式,设置专门培养传统髹漆技艺的资金、人员、环境,为培养专业传统手工艺教学人才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六、结语
传统髹漆技艺走进中职学校是传统手工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职学校履行社会责任、培养专业人才的发展趋势。科学地实施传统技艺在中职校园的引进不仅满足了中职学校对专业型、特殊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传统髹漆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是一项双赢的举措。
参考文献:
[1]王大虎.传统髹漆的传承与发展——漆的延伸[J].艺术教育,2011,000(011):38-39.
[2]李辉.髹漆语言的继承与发展[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000(004):98-101.
[3]陈文彦.千百年的精雕与华贵——潮州木雕的漆艺传承与发展研究[J].美术界,2016(6).
[4]胡甲青.髹漆工艺在现代设计的发展[J].科研,2016(6):00256-00256.
作者简介:1 郭金枝(1977.01)女,汉族,山东淄博高青县人,讲师,大学,计算机教育研究。
2 朱淑娟(1982.11)女,汉族,山东淄博高青县人,助理讲师,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课题名称: 山东教育教学课题成果一般课题“传统髹漆技艺进中职校园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2018JXY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