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素材之花”在习作中绽放—小学语文写作素材积累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潘海潮
[导读] 素材的积累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作用。
        潘海潮
        衡水市前进小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素材的积累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作用。从课堂出发,回归教材,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和游戏中积累素材,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博览群书,加强归纳整理,注重语言积累。这样才能使学生克服恐惧作文的心理,摆脱写作难的困境,善于从生活和教学等方面汲取营养,积累到丰富的作文素材,形成系统的素材库,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促进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素材;积累
        1引导小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同学积累开发习作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校园的生活更是小学生习作资源库里多彩的一部分,其中与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教师,所以,引导小学生观察教师和同学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再加上观察的目的性不强,观察的准确性、次序性和深度也相对缺乏,往往不能仔细观察。因此可以从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入手,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小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他们从“知之者”向“好之者”转变,充分发挥兴趣在观察中的作用,从而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的观察教师和同学,充实自己的习作资源库。例如笔者有幸观摩过一节关于描写身边人物的习作课,这位教师设置了一个“小小侦探家”的比赛,在课前就给学生们布置了观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的任务,自己组织语言编成谜语,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出谜语、猜谜语的方式,层层递进,鼓励孩子学会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观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让孩子学会结合外观特征、语言行为特征和人物的优缺点,描绘出完全活泼的人物。课堂开始之前就抓住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课堂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习作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为习作资源的积累和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借助阅读教学引导小学生积累开发习作资源
        语文教材的课文里有很多美妙的句子和段落,它们就像散布在文本中的一颗颗珍珠,需要细心的学生来发现。优美的文章为学生提供了出色的语言示例,是学生语言学习最好的范本。如果我们能够积累这些优秀的句子,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在练习中使用语言的能力,并不断丰富他们的语言阵营。因此,教师在要将阅读教学与积累、开发习作资源相结合,引导学生积累近在眼前的精美语言,积累、开发习作资源。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应该是阅读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收集语言材料,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学习优美语言的意识。在课堂上,可以指导学生将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摘抄到摘录本上;课后要多读多背,长此以往点点滴滴的积累会极大地丰富小学生的习作资源库,使得他们在写作时不愁言之无物。例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中有很多描写景物的段落与句子,这些有趣又具有特色的岩石都可以成为他们以后的习作资源。而《妈妈睡了》中的“明亮的眼睛”“红润的眼睛”“乌黑的头发”等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都有助于他们以后对人物的描写。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语文教材中积累习作资源,就能让学生真正重视语文教材,大大丰富自己的习作资源,从而使得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
        3借助其他学科教学引导小学生积累开发习作资源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教授其他科目对语文的影响。比如说音乐看起来好像和语文关系不大,实际上却联系密切。

在音乐课上我们以歌唱为主要特征,但是我们知道在歌曲中歌词就像习作中的语言一样,作曲家在填词的时候和作家一样,也是一个文本创造的过程。因此,积累和开发其他学科中的习作资源,不仅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与整合,还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彰显出学生习作表达的自由和灵动。所以,我们应将习作资源的积累和开发与其它各门学科的教学相配合。例如引导小学生从数学学科教学中积累和开发习作资源:数学学科中的一些名词术语不仅可以直接拿来作为小学生的习作资源,而且在数学学科中的归纳、演绎、概括的思考方法,能够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为今后小学生积累和开发习作资源奠定了逻辑思维基础。不仅如此,音乐课上出现的优美乐曲、歌词、视频和民族风情等都为小学生的习作提供了资源,扩大了范围;体育课上的一项项体育运动,一个个游戏活动,也是生动鲜活的事例。当然,其它学科所能呈现的习作资源远远不止这些,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从其它学科中搜集习作资源的意识,引导学生们从其它学科中积累和开发习作资源。
        4收集课外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收集习惯
        收集大量的课外素材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好处的。在收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充分利用好词好句来修饰作文,还能不断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认识到更多的观点理论,不断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和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从而提高作文的可读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学习时间,要求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收集素材来充实自己,并且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素材加以分享,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有的学生收集到:“一个小王子,他来到了一个很独特的星球,星球上绽放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细心呵护着。那段日子,是他过得最开心的日子。然而,当小王子来到地球,却发现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玫瑰花,他们长得一模一样。一开始,小王子意识到他的玫瑰花并不是与众不同的,他十分难过。不过,后来他意识到那朵玫瑰终究是独一无二的,他保护了她,也驯服了她。”还有的学生收集到:“士兵和军官在历经一年一度的测试,一个小士兵筋疲力尽……”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写作中运用到这些素材,提高写作质量。
        5应用微电影进行素材积累
        将微电影引入语文写作课堂,是拓展“大语文”教学思维的新途径之一,有利于深入探索语文写作有效策略。部分微电影制作效果好到让人如临其境,有VR的现场感,把人的意识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视频中人物遭遇危险袭击、飞向太空、坠落地面、遥望星辰等画面做得十分逼真,动画效果做到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观看者身临其境。借助这样的微电影,可以让学生深入其故事情节之中,通过改写情节,变化故事走向,从而激活学生对于情节的想象。第9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发之恋》,在祖瑞去医院探望妈妈的重要时刻,爸爸费尽心力为她扎辫子的情节,影片在这部分脑洞大开,爸爸与头发作战就是打拳击,后来在视频教程的指导下,祖瑞终于如愿以偿地扎着辫子美美地出现在了妈妈的面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写情节,剧情反转,爸爸扎辫子失败,祖瑞顶着一头乱七八糟的头发去了医院,那么故事也许会变个样。在医院的妈妈看到女儿的头发,既心疼又自责,心疼女儿缺少人照顾,爸爸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方,自责自己生病没有尽到做母亲的义务。一家三口在医院同样是相拥,但心情会有不同,故事走向就发生了变化。除了上述的改写情节,教师还可以在情节发展处按下暂停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将故事延续下去,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对故事的发展在自己的思维中已经展开,这样的想象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基于已有的积累。所以续写故事也是激发学生对于情节想象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谢秋竹,李文文,李群慧,刘晓斌.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教学:从纯文本到多模态语篇[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01):9-11.
        [2]吴春香.新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