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明黎黎
[导读] 作为一种新兴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思维导图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极为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对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明黎黎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679100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思维导图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极为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对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于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从繁复和抽象的文本文字中解放出来,强化思维的形象化与可视化,进而在提升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职业高中;语文教学
        
        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强化其记忆效果,同时还锻炼了学习能力。对于职业高中院校来说,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提高对思维导图的重视程度,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的布设,对思维导图展开有效的应用,进而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新视角,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一、思维导图简介
        所谓思维导图,就是以文字、颜色、图片、线条等要素为基础,对左右脑思维进行综合性应用,进而将繁复、抽象的信息内容向简洁和直观进行转变的一种思维形式。通常进过思维导图处理过的信息内容具有可视化、形象直观、高度组织等特点,因而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记忆。因而我们得知,思维导图并非是难以理解的文化研究或者专业性研究,而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记忆或者知识展现方法,将其在教学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升其学习效率,同时还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强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现实意义
        对于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我概括能力减轻自己的学习负担;将课文知识简化,按照一定的逻辑推理归纳知识,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并能较为轻松的掌握这一种学习技能,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一直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因为学生的学习效率上不去,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评价就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改变这种局面,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内容通过线条连接与图形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出来,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其简单明了的优越性必然会赢得学生青睐,教师辅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语文教学质量也将会得到提高。
        三、思维导图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思维导图在职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文本为主,语文教师会先指导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阅读,然后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并对每个段落的大意、文章主题、作者情感等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形成固化思维,不仅不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导致学生难以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总结与归纳,最终使学生的阅读学习陷入困境。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本知识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以初中课文《老人与海》为例,引导学生进行课文预习。首先,确定文章主题。确定文章主题,需要学生先通读文本,对文章大概内容有一个认识,才能确定主题。那么学生在阅读课文《老人与海》一文之后,就要能概括出“面对困难与艰险要顽强拼搏奋斗”的主题。

其次,选定次主题,次主题可以在“主题”基础上分散为几个方面的情节,例如“即便是失败,有时候也是英雄”、“只要精神不倒,就算是强者”等。在次主题之后,再在次主题之下细分具体情节,随后通过线条与框架图的形式绘制出来,之后,整个文章的内容就变得清晰简明,文章情节一目了然,很适合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
        3.2思维导图在职业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通常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提升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试卷上的作文题目,学生总是存在没有话题、找不到思路、素材不够等困惑,教师在作文指导方面也缺少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导致学生在作文方面的思维形象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往往不能出色地完成作文要求。而就目前来看,高中阶段的作文通常是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的,只要满足紧扣主题的要求,相关的延伸与联想都不会出现“跑题”的问题,如何能够紧扣主题呢?应用思维导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例如,某道作文题目是“以‘幸福’为主题进行作文”,类似于这种话题作文,学生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的写作。首先,将实际生活搬到语文学习中,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想联系,进而进行联想,通过联想,可以想到“幸福来自感恩”、“幸福来自家庭”、“幸福像阳光”等,将主题确定好以后,再选择文体,如果是议论文体,以“幸福来自家庭”为例,可以将“幸福为什么来自家庭”、“家庭中哪些人让你感到幸福”、“家人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到幸福”等,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如此可以使作文思路变得清晰,做到思如泉涌。
        3.3思维导图在职业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时间久远,文言文的相关知识与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基本不能从现实生活中接触到文言文的实际应用,因而对文言文使用的体验较少,导致其难以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因而文言文教学一直受到部分职业高中学生的抵触甚至是反感,这就要求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应用思维导图,将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转变成学生喜欢的方式和形式,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文言文知识间的联系和要点进行清晰地展现,在进行多篇文章阅读时,简便的思维导图可以将文言文要点记录下来,便于学生对比分析。其次,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有一个精准的把握,进而对学生进行精确指导。例如,找一些同一时期的文言文,将该时期的时代背景与人物生活环境通过树状思维导图展现出来;再比如,找一些结构上类似的文章,用思维导图将其结构整体地展现;还可以找一些主题相同的文言文,运用思维导图展现文章的主题。如此一来,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知识与技巧,通过类比与总结的思维导图的方式,使学生完成文言知识的迁移与复习,有助于其文言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结论:现阶段,思维导图在社会各领域与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间接证明了思维导图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因此,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实际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结合教学性质与学生的学习规律,适当地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以此促使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帮助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志军.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2):21-22.
        [2]茅宇.思维导图在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53-254.
        [3]张宝文.高中诗词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价值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6):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