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李丽平
[导读]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发展和成长、道德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丽平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岭北镇中心小学 524338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发展和成长、道德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语文学科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质量是能否顺利实施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人们交流的基础,也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小学语文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进与提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应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地创新与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更好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的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致,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先充分的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语文基础以及认知能力。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问题,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都是靠形象思维,所以在他们的认知世界中,充满趣味性的教学课堂才能吸引注意力,才会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基础,也是深入学习的关键。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升。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备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设备可以通过音频模式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播放出来,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冲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声音猜相应的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一些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去进行演绎,从而更好的感染与打动学生,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这样的教学形式极大程度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丰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创新与优化教学手段,研究出更多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形式。以生为本,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目标,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时,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从该篇课文中大家学到了什么?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小组合作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组员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学习,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启发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深入、全面的掌握文章的内涵与思想感情,从而有效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运用生活化元素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模式被广泛的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能将语文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更有效的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元素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意识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蝙蝠与雷达》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向学生讲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讲述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作用。联系生活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与主动性,能吸引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应将质量的提升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以学生长远发展为主,结合当下的教育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建一个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佩蓓.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求知导刊,2020(07):12-13.
[2]马晓伟.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家长,2019(34):138.
[3]樊瑞莲.新课改下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J].新课程(中),2019(07):45.姓名:李丽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