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吴晓莉
[导读]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教学效果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见学好语文学科对学生将来的成长意义重大。
        吴晓莉
        肥西县桃花镇顺和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教学效果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见学好语文学科对学生将来的成长意义重大。教师必须积极响应新课标提出的要求,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使其学习兴趣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步提升。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纵观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等,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且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想要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以此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学生学习活动评价,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还能够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加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评价,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束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平台学生参与活动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能更好掌握学习主动性。学生之间的互评也能够,让学生取长补短。学生对活动的评价,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作为出发点,构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加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唤醒其学习兴趣,这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例如,当教学进行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在教学导入阶段带领学生一起开展课堂小游戏,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放一盆清水,然后随机叫几名学生来到讲台上,先将自己的手浸在水中,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用手印在黑白上作画,再用粉笔进行勾边。学生都被这小小的游戏所吸引了,且都在头脑中构思着自己想要创作的画面。正当课堂气氛十分高涨的时候,教师可以随即引出教学内容:“同学们,你们都是优秀的小画家。

今天,雪地里也来了几位小画家,我们一起鉴赏一下他们的画作吧。”此时导入新课,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正浓,必定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积极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广大教师备受青睐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充分突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同时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并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各小组,将课堂上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使其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在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握所学的知识,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当教学进行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关于《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圆明园的建造与毁灭反映着清朝的兴盛和衰败,并激发其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让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交流与讨论。通过为学生划分小组、为各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交流,使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形成对八国联军列强的愤恨之情,同时牢记国耻,提升振兴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学生合作交流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做学习总结,彼此交流并分享学习成果,以此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教学的直观性与生动性

        将多媒体技术巧妙的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从而极大限度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前备课阶段,教师将具体教学内容整合至多媒体教学课件当中,然后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观看,有效强化教学的直观性与生动性,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同时更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以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观潮》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钱塘江大潮的景象,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体会大潮的雄起壮丽与非凡气势,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知识更加直观、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持续改革,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适应变化,积极探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军.探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
[2]钟会娟.刍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38‐139.
[3]贺玲玲.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45.
[4]赵万玲.探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54‐155.
[5]陈永贵.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3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