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淑伦
四川省犍为县新民镇中心小学 四川 乐山 614406
摘要: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国学经典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小学语文课程老师要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使学生深入感知国学经典的语言美,在诵读中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传授学生国学经典的诵读方法,使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字: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
近年来,国学掀起一阵热潮,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各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诵读是指诵读诗文时读出声音,国学经典通常用词精炼,意蕴悠长,而且有着独特的韵味,通过放声诵读,学生在语调、语速变化中感知国学经典的语言特点和韵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国学经典内容,在诵读中达到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的阅读效果。
一、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法
1、注重范读
国学经典诵读与现代文朗读并不相同,国学经典在句式、韵律方面都有独特的节奏,小学生年龄小,需要跟随老师在指导在模仿中掌握诵读方法和技巧,因此老师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时要重视范读,使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知国学经典的韵律之美。以二年级贺知章的《咏柳》这首古诗词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在诵读时首先进行示范,使学生从丁顿和重读中理解诗句中的主要内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中“一”、“万”、“绿”、“细”、“裁”、“似”这几个字要重读。学生结合老师范读方法进行模仿,在重读和断句中理解了诗句内容,体会到国学经典的语言之美。[1]
2、诵读积累
诵读是阅读国学经典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能够形成语感,感知国学经典中的韵律特点,老师要没每周安排诵读课,引导学生在持续、反复诵读中沉浸于国学经典氛围中,并熟读成诵,达到心领神会的阅读效果。
3、故事激趣
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国学经典虽然具有很强的韵味但是学生理解起来依然存在一定难度。为了激发起学生的诵读兴趣,消除诵读的枯燥感,老师可以先用故事激趣,再引导学生诵读,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能够脑海中相应浮现出画面,帮助学生更加积极有效的完成国学经典诵读。
二、小学语文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策略
1、立足教材内容,开展诵读教学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在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国学作品,其中不乏一些经典古诗词,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方法来感知国学经典的文化魅力,使学生在诵读中提升自身的国学涵养和文化底蕴,并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理解能力。以二年级语文教学为例,下册第一单元收录了《古诗二首》,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从跟随老师进行诵读,到学生自主诵读,熟读成诵,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前先通过诵读了解诗句内容,调动起学生读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
2、营造轻松氛围,组织诵读互动
小学生兴趣来的快消失的也快,为了使学生持续对国学经典诵读充满浓厚兴趣,老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消除反复诵读的枯燥感,增强国学经典诵读的趣味性。以二年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词诵读为例,老师在为学生进行诵读示范后,引导学生能够通过整首诗诵读、按诗句诵读、男女交叉诵读、接龙诵读、配乐诵读、边打拍子边诵读等方法来进行反复诵读,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诵读中,越读兴致越高,使诵读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3、结合节日节气,引导诵读经典
在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节日节气作为诵读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节日、节气等来搜集国学经典内容,并开展诵读活动。比如春分,老师引导学生诵读描写春天的国学经典,如《咏柳》、《村居》等古诗词,使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诗人语言特点,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之美,进而对国学经典激发起浓厚的诵读兴趣,自觉的去搜集相关的国学经典内容,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积词累句、品味佳句、揣摩韵味,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促进了学生国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4、延伸诵读兴趣,鼓励课下诵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由于篇幅有限,往往中收录了少量的国学经典内容,小学生处于学习积累的重要阶段,老师要鼓励学生将诵读国学经典延伸至课下,并为学生推荐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内容,使学生在丰富的国学经典资源中找到自己的感兴趣的诵读内容,积极的沉浸于国学经典诵读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二年级学生老师可以推荐学生诵读《弟子规》、《唐诗三百首》,使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从国学经典诵读中知晓了人伦哲理,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思想的熏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健全了人格,提高了道德素养。[3]
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激发起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的投入到诵读活动中,理解国学经典内容、品味内涵,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完成了国学经典的继承和弘扬,实现了小学生综合素养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堰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 (003).
[2]贺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J].语文课内外.2019 (024).
[3]过倩窈.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都市家教.2017 (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