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辉
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300000
摘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不断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要不断思考怎样能优化教材及改进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尤其以传统讲授为主,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师更应探索如何结合实例,如何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三教”改革 中职数学 课堂教学
一、研究目的
当前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数学基础知识及数学思想尤为欠缺。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怎样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结合、与劳动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是广大中职数学教师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需要积极思考,讨论协作,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数学知识。
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
1、教材分析
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是高教版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2指数函数的第一节。在本节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章的实数指数幂这节知识,学习了幂函数的概念及几种常用的幂函数,观察了它们的图像并讨论总结了性质,为学习本节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
由于所教是中职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理解困难,学习主动性不足。虽然教学参考书附带光盘中本节课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细胞个数与分裂次数的程序动画、描点法画图应用程序、指数函数画图应用程序。但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在电子黑板上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并不高。
3、教学设计案例:
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能力目标:会画出指数函数的简图;会判断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情感目标:体会指数函数的认知过程,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推导。
教学准备:2个微视频;教学参考书附带光盘中的程序动画和2个应用程序。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问题: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全世界。人们的生命安全遭受到威胁,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请查阅资料及讨论新冠病毒是怎样传播的,并列举出防范措施。
2、复习利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步骤。
3、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以便课堂学习讨论。
4、下发含有表格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图表单和观察函数图像总结性质表单。
.png)
【教学环节2——课堂学习】
兴趣引入:教师在多媒体黑板上播放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复制繁殖过程的微视频。
.png)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复制繁殖过程微视频) (细胞的分裂过程程序动画)
教师在多媒体黑板上利用教学课件程序动画演示细胞的分裂过程,让学生容易推导出细胞个数与分裂次数之间y=2
x的函数关系式。
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时间较长,当被病毒感染的人聚会或聚餐,就会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PPT演示以便让学生推导出披萨剩余面积与对切次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1/2)
x。
探究新知:通过引入部分得到的两个函数解析式,让学生归纳出指数函数的定义,然后板书:
一般的,形如y=a
x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底a(a>0且a≠1)为常量。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0,+∞)。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求底数a(a>0且a≠1)?请同学们列举几个指数函数?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回顾利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步骤,并在课前下发的含有表格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图表单上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2
x和y=(1/2)
x的图像。请每组内的同学将画好的图像进行比较,然后在每组配备的计算机上利用教参应用程序演示,与自己所画图像对比。如有错误,自行或组内讨论纠错。
.png)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各组同学根据所画的两组指数函数的图像填写课前下发的观察函数图像总结性质表单,总结函数y=2
x和y=(1/2)
x的性质,然后请某小组派同学阐述他们的观察探讨结果。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对于其他更一般的指数函数,是否也有同样的性质呢?请同学们在每组配备的计算机上利用教参应用程序模拟不同底数的指数函数图像,结合课前下发的观察函数图像总结性质表单得出结论,然后请某小组派同学阐述他们的观察探讨结果,教师板书:
.png)
播放新冠疫情期间我国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的微视频,进行思政教育,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好好学习、好好训练、为国奉献的理想信念。思政教育内容: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国政府迅速做出应对,医护人员、人民军队甘于奉献,不怕牺牲支援武汉,各行各业共同努力,控制住了严峻的疫情,保障了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生于这样伟大的祖国,我们怎能不自豪?那么,作为青年的我们,又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教学环节3——练习巩固】
.png)
【教学环节4——小结、作业】
归纳小结:认知规律: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指数函数的定义→指数函数的图像→指数函数的性质。
作业布置:课本83页A组第1,2题
4、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用任务驱动法贯穿始终,将视频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串联在一起,衔接合理,教学方法全面,在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形成了完成的授课体系。
本节课程用了2段教师自己编辑的微视频。1段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复制繁殖过程引入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1段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中共组织5次学生活动,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和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进行纠错、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学生自主在计算机上利用教参应用程序与自己的作图进行对比和改变指数函数的底数得到一般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内容:观察得到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通过列举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指数函数惊人的变化速度。
例题后的练习,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所学程度,巩固所学知识,查找知识疏漏点,提升教学效果。
四、研究结论
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交流合作,对教学情境、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多与实际结合、与专业结合,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目的,大大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广全、李尚志.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修订版)
[2]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7)
[3]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 陈丽霞.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