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师范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马文华
[导读] 幼儿师范美术教育的开展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美术教育下学生可提升自身的美术专业能力,同时,可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马文华
        南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幼儿师范美术教育的开展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美术教育下学生可提升自身的美术专业能力,同时,可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了加强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阐述,分析幼师美术教育现状,提出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使教学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帮助,使学生在幼儿教育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师范美术教育;创新精神
引言
        在幼儿美术教育专业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传统的教育目标及体系进行改善,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更加全面的教育素养,使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利用创新思维来设计教学活动,为幼儿的美术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应对学生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1幼儿教育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人才的培养应重视创造力,通过提升人的创造力水平可使其智慧体现出来,创造力及想象力是在实践经验积累过程中进行创新的能力。创造力、想象力是以现实为基础而实现的,不是独立的,教师在教育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勇于创造,并且对生活进行观察,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锻炼自身的创造能力。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创新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为了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可通过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性及意志人格的培养来实现创新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指的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学生能够将其作为创新活动的动力。还需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创新目标,将创新作为追求的内容,激发其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意志指的是在学生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有信心面对问题。
2幼而教师美术教育现状
        在目前的幼儿师范美术教育中,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幼儿美术教育没有与幼儿教育新理念之间相互结合,教师比较重视美术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导致学生自身缺乏创新性,仅仅将绘画技术教授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到绘画的情感体验,这种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使其在实际教学中无法设计丰富有趣的内容,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进行造出了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
3.1改变教学理念,创设环境氛围
        教学的开展应具备民主轻松的氛围,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避免权威的教学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热情,并且有更多的空间进行创新,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提供相应的条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特点来改善教学,以愉悦的气氛开展教学,使学生踊跃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因此,教师应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帮助,应给学生更多的尊重,加强沟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尝试,并且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创造。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其观察及表现等能力,发挥出其特长。在美术教育中,不仅需要教学美术技巧,还应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其结合自己的思维来创作,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的绘画潜能发挥出来,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感受。教师通过营造一种宽松的精神环境,可使学生获得更多创作的机会,也可使学生更加大胆地进行尝试,为学生提供支持,使创作活动顺利进行,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及创作的欲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感受艺术的美,还可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性。同时,在有趣的教学环境下可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被激发出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结合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的物质情景,鼓励学生自主创造,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建立完善的基础。
3.2激发学生兴趣,加强教学效果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应使学生的兴趣增加,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兴趣的培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结合学生的情况来合理设计教学。比如,在学习人物动态画法的时候,教师可将体育运动内容融入到其中,提问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内容,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将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说出来,在该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变得更加集中,并且能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结合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将其列出来,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运动的特点及差异,经过学生的讨论及表达,再让学生将运动经典的造型表现出来,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结合体育运动来分析人物造型的重心、中心线以及支撑面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概念。可让学生实践将学习的人体比例应用到实际绘画中,将不同运动造型画出来,并且在黑板上画出示范内容,让学生在实践绘画过程中掌握其中的要点,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看法及能力将要求的内容画出来,可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还可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3.3创新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潜能
        教师应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能力,模式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思维及能力发展产生了影响,使其作品缺乏个性,难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其今后的美术教育工作进行。传统教学中采用临摹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师的示范进行临摹,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应将幼儿的特点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绘画学习中进行想象,像幼儿一样思考。比如,在学习静物写生的时候,可使学生对形状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静物像什么,使其进行联想,将静物与其他的物体之间联系起立,可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被激发出来,例如将花瓶变为女人,茶杯变成小孩等,借助拟人画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学生能够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再比如,在进行线条绘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觉用线条来表达出人物的喜怒哀乐情绪,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可采用写实或者主观意识想象的方式,从学生的创作中选出代表性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思考,了解不同的线条带给人们的感受,并且让学生进行讨论及分析,能够对线条的粗细及虚实等变化有一定的认识,学会灵活地进行运用。之后,可根据不同线条的特点,让学生用直线、曲线、粗线和细线来完成作品创作,使学生能够利用线条的不同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体现出自身的风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使学生的创造能力被激发出来,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创新能力的锻炼。
结语
        在目前的幼儿师范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着其教学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对教学进行改善,通过对教学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应改变教学理念,创设环境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加强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潜能,使教学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瑞平.论幼儿师范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文渊(中学版),2019,(1):120.
[2] 高伦.幼儿师范学校中针对美术课的技能培训[J].民风(科学教育),2012,(11):293-294.
[3] 朱丽.浅谈幼儿师范美术教育中创新精神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0(3):
[4] 卢春宣.幼师生美术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下),2014,(5):78-78.
作者简介:
马文华,1968年12月出生,男,汉族,湖南武冈人,大学本科,湖南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