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高云萍
[导读] 在我国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对数学的教学是非常重视的。
        高云萍
        柴达木路小学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 817099
        摘要:在我国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对数学的教学是非常重视的。不仅对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掌握计算、分析、推导等能力都是学生需要具备的最基础的一项技能。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提高他们对数学这门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良好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介绍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优点,并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当中,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善于制作和使用思维导图,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新型教学方法;思维导图
        
        面临当今时代社会迅速发展,教育处在时代发展前端,随着素质教育逐渐普及,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革新并融入到不同区域的教学之中。从小学开始培养核心素养,主要培育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概念下开展的小学教育让小学的数学课堂发展方向得以改进,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之中努力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小学数学课的教学水平,都是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研究培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非常必要。随着新课标改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持续、全面的学习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能够学习到基础知识,还能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而形成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生成和发展。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
        在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思维导图由于其具有简单易懂的特质,可以达到文字与图形等的快速传递。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当中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发散性逻辑,用更直观且具有联系性的方式来体现所学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一般由一个个具有逻辑的小单元构成,能帮助学生对相似信息进行分类,使用指定方向的多个箭头展开发散思维,在此过程中发现信息间存在的联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里,许多信息是通过数字的形式来表达的,这就要求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切换当中的内容。鉴于小学生的经验尚且不足,对事物的理解往往不够充分,思维导图这时就能体现其优越性,辅助教师把数学学习内容之中涵盖的信息一一展现给学生,主要包括文字、数字、图形等多种体现形式,通过逐步深入的方式让学生清晰的理解数学的学习重点和难点[1]。
(一)建立知识框架
        在小学这一阶段,由于低年级学生认识单词的水平比较局限,他们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单一,用到的思维导图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逻辑和思维能力。至于高年级学生,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接触新的概念、公式和算法等多种知识类型,以及面对知识量逐渐增多且复杂的情况时还是比较吃力。基于这种样的情况,使用思维导图就显得很有必要,其效果非常显著。

比如借助它可以使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清晰的思维脉络,以便对数学知识更好进行理解和记忆,进而建立清晰的知识架构。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由于思维导图可以突出学习要点,有效改进教学质量,具体表现为:它可以梳理现有的知识框架,并突出知识要点,学生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有效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它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统一和集中,加强学生对整体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数学教学的方法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进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2]。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有效方法
(一)营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非常严谨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一般会使用规范的语言讲解数学,以免影响学生理解知识点。对小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并不太可行,因为小学生思维比较发散,理解能力较弱,数学知识又是比较抽象的,假如教师使用严谨的表达方式,小学生就会对探索知识的欲望降低,教学难以有效展开。因此小学数学的课堂需要教师在不改变授课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带有丰富多彩图形的思维导图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更好的吸引到知识上面。学生一边思考一边通过画出导图来展示计算和推导过程,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开拓了思维,进而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3]。
(二)在数学复习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复习效率
        观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在前期阶段理解和记忆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假如不重视后期阶段的复习,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的工作。过去学生在数学学科开展复习的主要方式是题海战术,学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错误的原因,这种复习方式的效果往往很低。有关研究发现,复习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再次处理与加工,假如学生可以将所接触到的知识根据合理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就可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日后回想起来。在联想的帮助下,可以使学生加强信息之间的联系。如果想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把学过的知识与思维导图进行结合就是个很好的办法。根据这样的思考,在复习的过程当中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重要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把核心的概念公式等放在导图中心进行重点记忆,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顺序把与其相关的解题方法排列在其周围,这样复习起来就会更有条理,内容也会完整清晰的展现在眼前,复习效率大大提升,复习目标也会更顺利的完成。
结语:
        综上,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在实际教学当中,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拥有创新的解题思路,也使得素质教育得以实现,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对学生拓展良好的思维能力创造极大价值,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题,进而提高课程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华 . 例谈课堂教学多方式提升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J]. 小学教学之路(中旬),2019(7):33.
[2] 陈巧玲 , 林素琴 .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8):64— 65.
[3] 苑征.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2020,22(07):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