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竞婕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光辉小学校 638020
【摘要】:数学中,“数字”和“形式”是研究的两大对象。在特定的条件下,两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对象可以相互转化。使数形关系得到强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有关“数字”和“形式”的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数字与形式相结合的思想,这一思想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加深了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应用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中独具特色的学科,这一主题突出体现了一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数形结合在数学逻辑思维中占有中心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用数形结合指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初步理解
小学教育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关键期,小学生对新知识虽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学习能力不强,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可采用形象化、具象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形结合的解读。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建构逻辑思维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数字初识教学中,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数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灵活地把握数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所以数字就成为本课的核心教学内容,但阿拉伯数字对学生来说非常陌生,教师很难用文字来向学生说明阿拉伯数字的实际作用,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造“数一数”的教学活动,学生能理解阿拉伯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计数作用,不仅能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把学生的主观思维有机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更热爱数学,更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二、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简化教学内容
小学教育中,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小学生的年龄偏小,课堂注意力不能长期保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面对较简单的数学知识学习,学生也能完全接受,但对某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数形结合,可将数学知识与图形或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使学生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转变为自己能理解的内容,从而简化抽象的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复杂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教学法,可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简单、更具体、更具体,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双眼,不再单纯用大脑来思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读数学知识,这样就可使学生从教师单一的传授中解放出来,对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更直观的感受。例如在20岁以下的数识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字。如果老师能把20个以内的数字编成口诀或绕口令,不但能增加数字背诵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对数字有更深刻的印象。当学生背诵口诀时,老师还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长的竖轴,在数轴上写上1~20个数字,然后在数字下面画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使学生能把数字和实际事物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能指导学生记忆数字,而且能促使学生理解数字所代表的数量关系,从而使数形结合的概念得到充分运用。
三、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教育中,在接受正规教育的基础上,还没有掌握除教师讲授之外的有效学习方法。数形结合能有效地转化过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数形结合思维,还要把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比如,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二分之一,小明的体重是三十五公斤,那么爸爸的体重是几公斤?在这个问题上,量与质的关系比较复杂,学生通过提议很难分清小明和爸爸哪个重,哪个是“单位1”,学生很难通过提议对应用题的解法进行合理分析,容易混淆应用题的概念,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来找出应用题的相关问题条件。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析为什么要用线段图来有效地分析出题目中的“单位1”,帮助学习生理学解数形结合中图形的作用和意义,这样,学生如果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灵活地运用数形结合来解决。
结束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形找出答案,使得对数量关系的认识直观化,使教学问题更有条理。它不但能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而且能让学生发现数形结合的乐趣,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强化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数字与形式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助于教师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老师需要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成云.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革新,2020(07)
[2]韩英,殷爱明.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