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村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杨东珠
[导读] 作为初中教学阶段的重要教学科目,初中数学为顺应教育改革形势和时代要求应积极进行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杨东珠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洪梅中学   362334
        摘要:作为初中教学阶段的重要教学科目,初中数学为顺应教育改革形势和时代要求应积极进行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具有极大教学优势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农村教学条件的不足,将其运用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升,还能有效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在当前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就以灌输式、僵化式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缺乏自主思考发言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在初中数学课堂学习中缺少参与度和学习方向,这就需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应着重进行枯燥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实现这种授课状态的转化。通过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得学生在合作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效和学习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了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和提升。
        一、合理分配,奠定合作学习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在建立数学学习小组时,教师要先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数学能力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才能更好的开展数学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先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样可以为学生在小组中安排适当的角色。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实际状态,充分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小组分配奠定基础。在建立学习小组时,教师要遵循中学生的发展规律,遵循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在分配小组成员时要注意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考虑学生的思想与情绪,尊重学生的组合自由,考虑学生的现实水平与兴趣爱好,这样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之间的高效合作,从而能使其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
        二、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启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就要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要及时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创建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之间的合作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再加上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学生很快就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深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学本身是枯燥的,但是情境教学与合作学习的融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三、合理运用评价机制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
        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实施之后,针对学生小组学习的成果应该给予合理的评价,因为这对于学生学习的动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小组评价机制,可以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以及小组之间的竞争,同时将小组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的成绩也算在小组的总成绩之中,然后根据小组的总成绩进行排名,并给予优秀的小组和个人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具有集体荣誉感。由此可见,运用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全面提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四、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热情
        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实施过程中,为学生适当的开展一些娱乐活动,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概率”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将“一定能摸到红球吗?”的趣味实践活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纸箱和带色的小球,组内的成员之间互相的提问,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初中数学教师通过这个趣味实践活动的组织,极大程度上的调动起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欲望,使得初中数学的学习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还可以加强思维的交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趣味化合作学习的方法,是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中,提高了学生们数学思维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方法的融入,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指导其运用符合其发展需求的学习方法进行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还能有效促进其合作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逐步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韦舒莹.提高中学政治课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广西教育.2020(02)
[2]陈维菊.落实精准教学,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有效性[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8)
[3]刘洪舒.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J].科普童话.2019(20)
[4]徐晶晶.浅谈提升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1)
[5]蔡荣昌.浅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读写算.2018(25)
本文系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洪梅中学2019年泉州市基础教育科学立项课题《学科素养导向下农村中学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研究》 (项目编号QJYKT2019-205 )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