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徐健波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徐健波
        喜德县热柯依达乡中心小学校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  616750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将游戏化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实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寓教于乐的成效。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阐述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十分重要,其不但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也是加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对给我国现代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给予游戏化教学高度的重视,通过切实可行的手段,促使效用发挥,为小学生日后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做铺垫。本文主要分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具体如下: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陈旧
        从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如灌输式、填鸭式、讲授式等。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严重违背了新课改强调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方法阻碍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也导致教学质量不佳。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会受自身兴趣驱使,感兴趣的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感兴趣的则会漠不关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灵活地激发学生兴趣以及主动性。但事实上,学习本身就是一项约束性较强的行为,难以满足学生想要玩的需求,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再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学生兴趣难以被调动,也会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
(三)学生惧怕学习数学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思维以及推导能力,这势必让小学生产生惧怕学习的心理,再加上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犯错误会被教师批评,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缺乏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导致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很复杂,自己不能掌握住,以致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压力,产生抗拒心理。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还不够成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而游戏化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
(二)调动学生感官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教学主导地位,这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再加上学生本身认识能力有限,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成效不高。而将数学知识游戏化,可以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数学知识,通过多种感官的作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对提升学生领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立足教学目标,抓住游戏化教学时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游戏化的基础是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而有效落实寓教于乐,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因此,在开展游戏化教学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通过合适的游戏要教会学生什么知识,如何让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然后,教师合理设置游戏情节,吸引小学生注意力,促使其在游戏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当讲到《认识分数》时,由于小学生没有接触过分数,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小学教师可以利用画图、剪纸等方式,做出蛋糕的模型,而后将每份蛋糕分成不同的块数并分发到小组中。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将完整的蛋糕从中间切开,分给你最近的同学,你和同学各拥有这个蛋糕的多少?"而后,利用蛋糕模型再进行分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手中的模型分给小组的同学,利用这种分割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分数概念,并促使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在其中思考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探究思维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结构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有效的交流机会,在学生与学生思维之间的碰撞下,总结出多样的数学答案,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加与减》中的"小小运动会"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而后利用课件,将要讲解的知识制作成游戏闯关的方式,而后组织小组间进行比赛,激发学生求胜欲,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游戏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列出口算:32-6,45-18,63+3,25+6,34-3等等,经过比拼后,教师要给予优胜的小组奖励和鼓励,提升学生自信心。再如,讲到《克与千克》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给学生鸡蛋、课本、铅笔,以小组方式估算这些物品的重量,通过竞赛比拼,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其自主探究和学习意识。
(三)游戏生活化,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存在紧密的联系,而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使数学本质得以发挥,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使其更好地体验数学的乐趣。为此,教师在构建游戏活动时,可以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与对应的数学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讲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元、角、分与小数》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购物的游戏。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玩具钱币,也可以让学生自带喜欢的小物品,并为自己的物品明码标价。教师将学生的物品都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利用玩具纸币购买喜爱的玩具。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合作,扮演售货员和顾客。通过购物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金钱概念,并将所要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同时也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互助,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再如,讲到《平行四边形》时,为了帮助学生分析其不稳定的性质,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联想与平行四边形性质有关的事物。然后通过游戏,让学生利用提前准备的教具,拼接成平行四边形,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由此让学生知道,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教师要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对小学生的巨大影响,从学生实际年龄和学习特征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力以及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远芳.实施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明日,2018(30):69-69.
[2]高岩.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读书文摘,2017,000(022):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