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吴嫦娥
[导读] 近些年,国家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于教育事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效果,尤其是随着多媒体、大数据等先进科技的应用,深化改革了教学方式和理念。
        吴嫦娥
        漳州市平和县金华小学分校 363700
        【摘要】近些年,国家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于教育事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效果,尤其是随着多媒体、大数据等先进科技的应用,深化改革了教学方式和理念。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以小学数学学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培养策略。并且,针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多层次展开分析,为制定更加科学的培养策略提供了重要支持,希望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数据背景;核心素养


        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需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才能顺利落实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不单单是教授理论概念方面的知识,还应当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落实好核心素养。尤其是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进行转变,营造愉悦、轻松、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一、大数据对小学数学的相关概述
        (一)大数据概念
        在20世纪80年代,“高维数据”和“海量数据”就已经开始应用,人们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大量的数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数据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始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斯诺登的事情。我国近些年对于大数据也越来越重视,并成立了互联网委员会,将大数据分析提到了重要位置。
         (二)大数据给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数据分析概念,目的是热昂教师对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并让学生对数据分析的背景和内涵有更多地感受。要让学生明白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让小学生可以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取数据信息。
    二、大数据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育思想理念不明确
        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对思维观念进行明确。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汇总,大部分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是学习成绩。并且,部分教师认为开展数学活动是浪费课堂时间,没有正确认识到开展数学活动的时候性,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缺乏明确的理念。
        (二)教学方法不合理
        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无法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甚至很多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尤其是课堂上没有体现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导致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三)大数据优势未发挥出来
        目前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这与新课改的教育观点不符。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价值。但目前很多教师依然主要讲授理论依据,没有将实践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大数据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在开展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此,小学数学课堂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并且,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程度有充分地了解,通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合,创建更加合适的教学情境。
        比如,在教授“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对种树时的间隔和棵树关系有充分地了解,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例如,播放关于种树的视频片段等,让学生对两棵树之间的间隔进行标记,再标注做操学生之间的间隔,这样通过更加直观地形式让学生对间隔的概念有深刻地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出问题:“在一条长300米的道路上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树,那么这条路一共能种多少棵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不但可以调动他们参与的兴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利用大数据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于数学公式和图表来说,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可以通过大数据构建数字化数学课堂,让学生对内在规律和特点有更深入地了解,掌握数学难点和重点知识。
        比如,在教授“乘除”运算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会经常出错,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知识串联图”,将学习到的知识串联起来,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尤其是学生对于“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就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课堂复习和总结。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大体,之后反复讲解遗留的易错点和难点问题,这样通过科学分析重点、难点数学知识评估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通过微信开展小组合作
        对于数学教学活动来说,感情活动的地位变得越发重要。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且教师对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无法全面掌控,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缺乏,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通过微信等平台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建群,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与同学或教师进行实时交流沟通。
        比如,在教授《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后训练,并在微信群中公布自己的做题结果,由小组成员进行评判。通过组间微信群,可以让学生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并让他们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准确的了解,对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处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这对于构建核心素养课堂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策略积极进行调整,深化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并且,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多样化、故事化、趣味化的数学课堂,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尹隆茂,何浦丽.反思,让学生从“问题解决”到“增强能力”——小学数学反思性学习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7(29).
[2]王艳平.智慧校园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微智慧”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5).
[3]杨磊.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