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秋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屯渌小学 530001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从前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满足于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当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改进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当中应用成果显著,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来展开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能力、应用能力来展开有的放矢的教学,补足不同学生的个体短板,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其运用效果和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引言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都存在“一刀切”的现实问题,教师习惯性根据教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旨在通过整齐划一的方式促使学生积累数学知识。然而,这就违背了小学生的个体认知需求,会让一部分小学生产生繁重的学习压力,使其渐渐形成认知盲区,且情节严重便会沦为数学后进生。
1分(漏了分字)层教学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意义
1.1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概念
分层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对于数学理解上的个体化差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法来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能够在个人学习基础之上获得不断提高,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分层教学法还能够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帮助每一名学生获得更加独立自主的发展机会,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深入与学生展开教学交流与讨论,避免传统应试化教育,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并且还能够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避免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负面心理情绪。
1.2分层化(化字可以删掉)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特殊,数学知识更加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字运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但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自主思考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难度较高,再加上大部分小学生以线性思维来学习数学知识,无法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分层化(化字可以删掉)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小学数学知识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启蒙课程,所以在分层教学时,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当遵循由简至难、由易至繁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能够通过个人简单的思考来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在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其设定的教学目标也应当是不同的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简化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够科学。由于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仍然存在弊端。这种过于重视知识讲授,而忽略了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困生接受内容过多,在学习方面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2)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不仅抑制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设置了诸多的束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教学理念,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学生更是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3)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
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3.1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
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分层依据可以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爱好为主,将其分成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层,然后结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等,制定相应的学习要求、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等。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允许他们有各自的学习进度,提问问题的难度也要因人而异。当然,学生的分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的不断进步,在分层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3.2落实学生的分层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当中,往往使用单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和评价学生,这种方式和理念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每一个个体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数学基础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切忌以单一成绩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而是应当看到成绩优异学生的不足之处,看到成绩略差学生的闪光之处,以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为主导全面地评价学生,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能够以更好的态度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当中,取得很大的进步空间[1]。
3.3优化分层练习设计,完善因材施教
数学作业是锻炼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因素,应该起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反思数学学习成效的作用。在过去,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比较看重题型是否全面、习题数量是否充足,目的是要及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试能力,却因为没有把握好度,出现了“题海战术”的现实问题,也因此让学生产生了繁重的学习负担,并不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自信,使其产生消极应付的不良心理。对此,分层教学思想的出现也直接影响着数学作业的设计情况,应该秉承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理念去设计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数学作业。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设计层次化的数学作业,让各层学生都能在难度适宜、数量适中的练习活动中逐步形成解题能力,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阶段,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前沿教学思想,了解教育专家对教学工作的研究和理论,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无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都要结合教学实际有效地应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和学习目标进行合理的分层,使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3]。
参考文献:
[1]郝现芳.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21(08):61-62.
[2]谢鉴莉.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J].读写算,2021(08):65-66.
[3]谢敏.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2021(0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