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不计其数的仁人志士亦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为其奉献自己的光芒。爱党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进行爱党教育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选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为例,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将爱党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地理教学;爱党教育;爱国情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总结大会上讲话的主题,因此,我们强调,爱国是每个人都不能忘记的初心之一。地理,作为初中生学习生涯中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在弘扬爱国主义和实施爱党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爱党教育方面,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限制,不适宜对其进行整节课的爱党教育,故选择将一节完整的课分割成不同环节,并在这些环节中,主要选择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和课堂总结三个环节,用适宜实例或者史料对初中学生进行爱党教育。
一、利用新课导入对初中生进行爱党教育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才会有正确的方法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爱国主义都是我们必须牢记在心底的情怀。
新课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在整节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而且直接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优秀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够让学生将注意力转回到课堂本身,引发学生对实例或者史料本身的思考,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不恰当的新课导入只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拖慢课堂进度,降低课堂学习效率。新课导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复习导入、开门见山、故事导入、音像导入等,在此选择用故事导入,一是考虑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认真听讲,二是用真实实例来进行爱党教育。
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为例,接下来是教学实例:
.png)
不管他们来自哪个民族,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因此,中国人不论民族,也不应该歧视少数民族,引导初中生对少数民族的人抱有和善的态度,团结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当中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代表人物,尤其是优秀的党员同志。通过优秀党员同志的事迹感染初中生,通过榜样的作用,带动初中生向他们学习,在身体力行方面对初中生进行爱党教育。
二、在新课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爱党教育
不管是初中地理课堂,还是其他学科,但凡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新课教学过程。新课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开发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学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导入,又启发课堂总结。
具体教学过程的进行有很多种的方法,如问题式教学、探究学习等、情境式教学等,在此选择情境式教学来进行爱党教育。选择情境式教学的优势有二:一是以情境开始,学生更容易带入,与亲身经历感受相比较;二是情境的展现更加生动形象,学生更直观得接受到教师传达的意思。
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为例,接下来是教学实例:
.png)
爱党不只是体现在言语上,党和国家为建设和谐的民族氛围而作出的努力,值得被学生铭记于心,并为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而感恩,感恩祖国,感恩党;同时,能树立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理念,也是对党和国家的爱的体现。
三、在课堂总结中对学生进行爱党教育
课堂总结是对一整堂课的回顾,不仅可以带学生温习和巩固刚刚所学的新知识、技能与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建立该堂课的知识框架,在思维和逻辑结构上掌握新内容。优秀的课堂总结能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对知识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归纳作用,并且在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敷衍或草草了事的课堂总结,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建立思维结构,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出现思维混乱,不利于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实践与应用。
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为例,接下来是教学实例:
.png)
56个民族构成了我们的国家,不同民族的优秀党员同志构成了我们的党,对每个民族的爱,即对党和国家的爱,我们要引导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睦。
四、结语
2017年新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家国情怀部分,虽然是对高中地理的要求,但是初中地理作为地理教育中的一环,也应该学习这部分内容,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内容。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我们必须且肯定要爱护保护我们的国家,拥护我们的党,当然作为一名初中生,作为祖国的花朵,身心发育皆处于一个关键期,应该在适时以及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适当的爱党教育。
以一节完整的课堂为研究,将完整的一堂课分为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总结三部分,从三个部分入手,明确三个部分的重要地位,尝试从三个部分对学生进行爱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乐嵘. 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2):51.
[2]宋东银.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 天津教育,2019(12):163-164.
作者简介:王茜,学科教学(地理)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