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学德育教育相关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黄舒晓
[导读] 中学德育教育的对于学生的人生、世界以及价值观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黄舒晓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罗坑中学  525431
        摘要:中学德育教育的对于学生的人生、世界以及价值观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如何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学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健康、学习习惯更良好、品格素质更高尚,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而中学管理层与教师应当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心理发展特点,制定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方式,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
        关键词:中学德育;立德树人;教学理念
        一、引言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中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一方面中学德育教育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与否,中学阶段是学生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年龄段,如果没有健康的德育教育指引很多学生都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另一方面德育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文化学科学习,教师通过榜样式案例化德育教学,能够让中学生切实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良好道德的魅力所在。这样才能让中学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得以全面推行实施。与此同时中学教师应当不断增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二、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中学德育教育意义
        1.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促使其向上向善健康发展。
        很多中学生由于家长缺乏基本的关心,而逐渐形成“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样对于其学习和成长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学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教学原则的德育教育体系,能够通过师生互动式德育交流、多元化课外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让中学生及时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以良好的道德先锋为榜样,扭转负面的心理,以阳光、健康、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学习,逐步培养自身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2.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其内心的创新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新时期的中学生有着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担当使命,因而中学德育教育教学体系如何根据学生强烈的爱国爱家情感,为其设计符合其个性化德育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十分关键。传统的中学德育教学往往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言行举止为研究方向,忽视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更缺少科学的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在心里认可良好的德育素养,但是在真正落实时却迟迟懒于行动。因而立德树人为教育核心德育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自身德育行为实践能力。
        3.能够塑造中学生良好思想品格,有效抵制社会低俗文化的负面影响。
        很多中学生在由于德育素养较低,对于社会低俗文化的抵制能力较差,而 染上抽烟喝酒的不良行为。

因此中学的德育教学能够切实围绕中学生的德育水平现状,以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与学习状况为研究方向,制定符合其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方案,确保德育教育的效果。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敞开心扉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讲出来,从而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德育教学策略。
        三、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中学德育教育创新方法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校园环境。
        中学生在校园能够频繁接触到校园文化墙,因而校园文化墙对学生的宣传指引作用也十分明显。中学管理层与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为中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案例教学榜样,并通过文化墙在学生中间广泛传播,以达到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德育自主学习意识。比如教师利用校园文化墙,设计“中学德育先锋模范人物宣传栏”,选取中学生中间的真人真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带来的心理冲击力,同时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德育课后小作业,以确保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有效提升。
        2.强化中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确保教师的榜样式德育引领作用。
        教师作为中学立德树人的重要实施者,其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只有宽容式、赞扬式德育教育方式,才能逐步让学生认可德育教育、接受德育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以教师为学习榜样,逐步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中学德育教育管理体系应当以定期的教师师德师风培养、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为重要内容,确保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引作用。同时让爱与关怀式教育理念在中学德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实施,以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
        3.定期开展课外德育社会团体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德育学习体验。
        中学生的德育教学活动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并切实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体会道德模范与社会好人带来的心理冲击,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中学教师应当定期开展德育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组织学生去参观特殊教育学校,参观并帮助特殊教育少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激发学生内心的向善向上的学习心理。
        四、结语
        总之,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基础的中学德育教学是中学素质化教学的创新举措。学校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言行举止为基础,选取学生身边的道德模范与德育先锋,给学生以心灵上的涤荡。同时制定科学的德育教育体系,确保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常红卫.立德树人 入心为要——“开心德育”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19(08)
[2] 叶乙臻.立德树人为本 推动教育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20(03)
[3] 刘红禄.立德树人不忘初心,争创品牌不辱使命——海南省农垦中学德育工作纪实[J].新教育.201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