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琛
淄博市商业幼儿园 山东省 淄博市 256400
摘要:学前阶段的幼儿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受身心发展规律影响较大,难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因此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幼儿的行为和认知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考虑德育教学的方法,采用正确的德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成果,同时要考虑德育渗透的时机,只有在正确的时间进行德育教学,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使幼儿在学习和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相应的德育,并且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教育环境
引言
幼儿正处于思想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世界有着旺盛的探究欲望,他们通过对周边世界的感知和对身边人的模仿,形成自己初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守则。同时,幼儿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需要在学前教育阶段渗透德育,使幼儿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1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学前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其受身心发展规律影响较大,加之年龄尚小,无法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幼儿正确判别事物,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可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可做,从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前教育活动中不仅要进行基础的文化教育和科学教育,更要进行德育,通过德育,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幼儿成长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最后,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新时代,德育得到了广泛重视,在学前阶段巧妙利用教学环境和学科教学,如何以有效的教学落实立德树人,契合新时代的德育教学理念,也能促进学前教育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2学前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前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幼儿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其次,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还没有形成强大的理解能力,如果德育工作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是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德育工作也得不到良好的开展。最后,家长和教师不重视幼儿德育的渗透工作。家长和教师是最能影响幼儿的两个群体,如果他们都对德育工作不重视,幼儿也会轻视德育,导致德育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3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3.1更新学前教育教师和家长的德育理念
第一,更新教师的德育理念。为了提高学前教育德育教育质量,学前教育首先必须更新教师们的德育理念,让教师们树立起德育教育思想,使教师们将德育教育纳入到自身的教学计划之中,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学前教育需要向教师们传递正确的德育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起德育理念,使广大教师可以肩负起新时期幼儿德育教育的重任。第二,学前教育需要更新家长们的教育思想,使家长们树立起德育教育理念。为了可以提升幼儿德育教育的质量,除了需要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德育教育理念之外,学前教育也需要更新家长的德育理念,引导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此学前教育可以为家长专门开设德育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德育教育思想,同时学前教育也可以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幼儿的德育教育质量,以便可以更新家长们的德育教育思想,使家长们重视德育教育。
3.2调整学前教育德育内容
第一,依据幼儿年龄选择德育教育内容。为了提高学前教育德育教育质量,学前教育在进行德育教育内容选择之时,应当尽可能的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应当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作为切入点,使幼儿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德育品德。例如,为了可以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爱国意识,学前教育可以带领幼儿升国旗唱国歌,让幼儿在歌声中培养爱国情怀。第二,根据德育教育效果不断充实德育教育内容。在德育教育过程之中,学前教育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现状,不断充实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幼儿树立起正确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广大幼儿的德育素养。比如,在教育幼儿爱老师爱父母的教育活动之中,教师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入手,不断激发幼儿爱同伴、爱家庭、爱祖国的情感。
3.3及时了解幼儿的身心特征变化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身心特征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成长,在身心发展上也表现出来了不同的特点。因此进行德育渗透是要结合幼儿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例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认知活动更加简单,教师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应该以更加直白的方式,让幼儿树立良好的德育品质。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活动进一步成熟,教师在此时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或者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的与内容,从而树立良好的教育品质和行为。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一阶段幼儿的行为和认知模式趋于成熟,教师则可以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具有一定深度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从观念到行为上全方位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3.4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环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人的品德和行为。因此,幼儿园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在幼儿园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同时,教师应该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学会互帮互助、互相理解、彼此关爱。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和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一来,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他幼儿也会受到好习惯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5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除了生理上的成长之外,幼儿的智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尝试使用语言表达情感,这时,教师需要重视幼儿的表达,并且给予幼儿正面的回馈。但是,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幼儿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幼儿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他们之间的沟通有时会存在障碍,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幼儿采取正确的行为和语言进行沟通,强化幼儿的表达能力。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宝贝,教师应鼓励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感受,避免出现霸道、自私等不良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阶段渗透德育时,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特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更新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同时需要不断调整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内容,改善幼儿园德育教育方法,加强家园同步教育,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幼儿园德育教育质量,使幼儿可以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昱.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9(28).
[2]张文军.德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1).
[3]王昭,石利.刍议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9(6).
[4]蔡天丽.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分析[J].理论观察,2019(5).
[5]周波.探析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才智,2016(22).
[6]王婉莹.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措施探析[J].科普童话,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