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朱松林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分层教学成了新时期教学模式的主要选择,我国的教育事业面对庞大的学生基础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力求使得基础不同的学生得到最好的最适合的教学。
        朱松林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高级中学  广东  佛山    528244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分层教学成了新时期教学模式的主要选择,我国的教育事业面对庞大的学生基础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力求使得基础不同的学生得到最好的最适合的教学。高中教学来说,学生直面高考,对于成绩会过于看重,如果学生间成绩有较大的差距,且教学统一,不仅会影响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学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分层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各个水平的学生,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有效实施
        引言:针对班内学生学习情况的参差不齐,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的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一方面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成绩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为基础较差的学困生提供更适合他们的教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使得不同分段的学生都能够“摘桃子”,这种高效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频率。分层教学更好地尊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毕竟由于家庭教育和基础知识的差异,采用一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的信心会受到影响,分层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上升的平台,激发竞争意识,一举两得。
        一、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科学分层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所有学生的成绩得到提升,发挥学生的特长,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乐观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树立学生之间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分层的目的也主要是将同等水平的学生进行划分组,方便进行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避免“优等生觉得教学慢”,“中等生听不懂”,“差生跟不上”,等情况。毕竟面向学生群体的时候照顾个别很是困难,努力做到“分层教学,但是不散”,“面向整体,但是不死板”。学生的能力测定标准不一,其特长也要考虑在学生能力的范围内。
        在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化学能与热能,能量又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不同的学生对于化学能与热能的理解能力不同,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差距。所以在教学中尽力掌握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学习特长、学习薄弱以及学习基础,更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技能、智力因素、学习品质等等。对于学生的分层教学从题目的难度和综合度进行区分,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跨度较大的题目,不要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强制要求,不要在教学中急于求成,否则会降低学习效率,丧失学生学习信心。学生对于不同的学习板块有不同的学习理解,依据能力进行分层,学生间擅长领域的互补,通过科学的分层进行细致的教学。


        二、教师分层设定教学方案
        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也为了老师之间公平的竞争,学校一般都是成绩均衡制,但这种方式也造成了学生之间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测试、分层评价,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信心,看到信心,看到希望。高中化学在高中所有课程里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同时要在课前分层备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最后进行分层施教授课,以做到分层评价和指导。[1]
        在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在过氧化氢与三氯化铁的实验中,对于优秀学生或者动手能力强的,就可直接让学生先做实验,在实验中因为温度的不同导致的气泡量不同,让学生自己总结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探讨其根本原因。对于学困生来说可能会有困难,此时就需先让学困生充分理解温度等不同反应条件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然后再通过做实验,让学生对课本的理论进行验证,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此在实际中充分考虑学生中存在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指导和最好的发展。
        三、进行学习效果的分层检验
        在化学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学会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检验,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分层检测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高中成绩,但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不仅仅有这些,还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也是分层教育模式分层检验的一个重点。[2]成绩好的学生成绩永远比成绩差的学生的成绩好,不利于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困生经过几次努力,仍然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远远落后时,就会丧失学习信心。就此来看进行学习效果的分层检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要具体考查、评价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检验。例如:有个别的学生成绩不太高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的细致又标准,就可以在总成绩中将此学生的实验成绩按合理比例加入到期末考试总分中,有的同学在日常学习中作业干净又整齐,也可以在总分中直接加入1到3的表扬分。期末考试成绩只是最终成绩,要看到学生对于这一学科的长久热爱,对于学习成绩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如数量方面、习惯标准、读书态度等等方面也可以作为判断标准。
        结束语: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多层次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考察,针对其不同基础,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群体,进而有策略有目标的进行教学方式的有效制定,是因材施教的直接体现。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划分理解,还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有效利用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以此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果。[3]
        参考文献:
        [1]贺彦波,刘瑞娟.浅谈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J].家长.2020(36):102+
        [2]董福全.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下).2018(12):225.106.
        [3]梁伟.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J].人生十六七.2018(15):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