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王映山
[导读]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以及乐器演奏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映山
        肇源县第三中学   黑龙江肇源县166500
        摘要: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以及乐器演奏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教育机构及教师方面看,受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学校普遍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家长和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只是副科,从而对音乐课程不重视、不关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中音乐;素养;视野;启迪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以及乐器演奏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是人们抒发情感、放松身心、拓展思维、增进身心健康的好方法。对于正处青春期、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良好的音乐素养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则更有利,提高音乐素养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更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遨游,尽情释放,健康成长。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须将那些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由于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等特点,教师创造问题情境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情绪感染力强,音乐形象鲜明的乐曲来营造课堂的氛围和问题的情境,迅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具有感染力和激发力的语言或情境的创设,不断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使音乐的探索学习延伸到音乐课堂之外。如在《粱祝》的欣赏教学中,作课堂小结时,我重点突出《粱祝》在探索交响乐民族化的作用及其在国际乐坛上的声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加强小组探究
        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情绪被感染,兴趣被激发以后,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或结合教科书的提示,有时还可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如查找有关音乐家的资料等。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并让各组组员合作进行一些尝试性练习,即让学生自己先找 -- 找(资料),唱一唱(主题),奏一奏(旋律),议 -- 议等,对所要欣赏的乐曲进行充分的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时教师要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参与学生讨论,倾听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教学既创设了教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又使学生学到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使学生 “乐在学中 ” 。
3.师生合作表演
        小组探究之后,师生进行合作表演,将欣赏的氛围逐渐引向高潮。

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教学中,学生根据在我国已是家喻户晓的“梁祝” 故事,将情节分成 “草桥结拜---- 同窗三载---- 长亭惜别---- 英台抗婚 ---- 楼台会---- 化蝶”几个部分,各小组又根据派发的谱例进行尝试性练习。之后,我请班上会拉小提琴的学生演奏《梁祝》的爱情主题 ( 有时是一小组用竖笛演奏主题 ) ,教师钢琴伴奏,其他同学演唱这段优美的主题旋律。当师生合作将这段优美的旋律演绎出来之后,学生甚感愉快。再对比欣赏 “ 同窗三载 ” 和 “英台抗婚”片断,让学生首先听出哪段是“共读共玩” 的主题,哪段是“英台抗婚”主题,然后对比视唱这两段旋律,比较演唱后得出结论:两段音乐虽然音符基本相同,但是由于节奏、力度、演奏技能的不同,所表现的情绪和音乐形象也就截然不同了。这样,通过师生的合作表演及学生尝试性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音乐情感的音乐的基本要素,同时为后面完整地欣赏作品,感知作品的音乐形象作好充分的准备。  
4.提高审美意识
        著名雕塑家说过:“我们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音乐素养的提高本质在音乐审美意识的提高,而学生的审美意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能力培养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站在导演的地位上,引导学生投入到欣赏、表演、创作的多角色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根据中学生对音乐追求的不同需求和现有多元化教学内容去实施教学规划。任何教学都不能脱离实践活动音乐素养的培养更是和实践紧密相连的,要让学生在吹拉弹唱的练习中掌握音乐学习的技能,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不同表现的比较、分析、归纳才能与音乐的理论学习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5.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自身条件的参差不齐,高中之前接受的音乐教育基础不同, 导致对音乐的认知也不尽相同,但是教师的音乐素养教育却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创作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而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不同学生的音乐才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时空,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发挥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老师的教学当中, 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提高,享受音乐的快乐。在高中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教学中,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设计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搭建创新探索平台,激发学习的创新能力。例如,旧曲新词,让学生对以往的歌曲、名曲甚至是流行歌曲填写自己创作的词,创作音乐剧,自导、自演等课堂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创作。
        音乐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文化成就,而高中阶段音乐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学习与培养不仅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它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关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视音乐素养的培养,是中学生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的关键,是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 音乐素养的培养对提高中学生素质,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丽华.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J/OL]. 现代阅读(教育版),2021,(04):133-134.
[2]王燕. 有关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探讨[J]. 华夏教师,2020,(01):87-88.
[3]巫炳冬. 高中音乐欣赏应用参与式教学之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