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京秀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西冶街中心小学 山东淄博 255200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必修课,在内容进行了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运用,也将创新和创客纳入到教学当中,以使小学生能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能够有综合性的发展。人工智能是目前信息技术最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也最为普遍,教师要加强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有实践创新,可以实现精准教学,并培养人工智能的创客思维能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前言:人工智能是多中科学技术结合的一种拟人化处理技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加教学的效率,完善教学的开展形式,并能拓展信息技术的实践方向,构建高效课堂,也让小学生有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认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人工智能还较为遥远,在实践教学应用上要注意人工智能的功能应用,优化课程知识内容和教学形式,把握人工智能的编程逻辑教学,并创新符合学生自主实践学习的策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介绍人工智能的生活应用,激发学习主动性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增加了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以基础编程为核心,让学生在编程教学软件中做人工智能的认识和分析。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对于人工智能了解较少,并且不愿意做主动学习的情况。课堂呈现出单方面的知识讲解,学生无法完成人工智能的知识理解,也缺乏编程中的逻辑思考[1]。对于此,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应将人工智能的生活应用做介绍,使学生感知和认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认识人工智能,并进行主动地学习思考,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让程序会思考》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引出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将excel表格的自动计算和筛选做实践操作演示,让学生观察程序自动化处理信息内容的功能;也可以介绍电子密码的人工智能判断,输入次数过多自动锁定等内容,让学生感觉人工智能就在身边,想要去了解和学习。这样的生活应用介绍可以改变学生进行学习的状态,让学习理解有主动性的分析,有助于创新思考的学习行为建立,也能培养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的一种应用方式,通过人工智能的展示激发学习主动性的方式可以在多种课程内容中进行应用,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科学性,有助于计算思维的培养。
二、重视人工智能的启蒙教育,创新实践性活动
人工智能的实践教学策略中要注重对学生人工智能认识的启蒙教育,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进行应用,在应用中做创新,以此使学生准确认识人工智能的命令和执行方式,同时也实现创客教育,促进学生创新实践的行为参与。在信息技术的课堂要利用学生的自主理解认识,引导计算机和软件的应用,用人工智能处理实际问题,让理论知识得到实践,也让教学开展中有信息技术的基础运用,促进信息素养的发展。其中可以开展项目教学,提出具体的数据处理问题,然后让学生去做实践,以此感受计算机的人工智能[2]。
比如在《网上戏曲快下载》这一课,可以先组织学生之间互动,探讨喜欢哪首歌曲,歌曲内容蕴含了什么,自己有哪些感受,引发学生的自我体会。然后再设置网络下载歌曲的项目学习目标,并以此开展教学。过程中要预留学生进行自主实践的操作的时间,之后还要开展项目完成的讨论分析,总结怎样完成歌曲下载。在此实践性的活动中,基于学生的自主需要实施的创新性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有实践性的思考,并做理论知识的应用思考,利于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成长。
三、应用人工智能的教学系统,开展精准性教学
人工智能的教学实践策略上要让学生认识人工智能,感受信息技术的人工智能,教师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利用计算机分析学生的实际无锡情况,以提供精准性的指导,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也能为自主学习操作预留自由开放的空间,使学生有完整的知识就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建立人工智能教学系统,对学生的计算机进行控制[3]。通过计算机的反馈指导学生在干什么,而学生也能通过计算机向教师求助,教师的教学指导可以分批次、分层次的开展,及时解决学生信息技术理解和应用中的问题,实现教与学的结合。
比如在《轻松申请QQ号》这一课的教学中,应充分相信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完成QQ号的申请,并完善QQ资料。而在学生申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中央计算机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针对反复出现错误无法申请的情况给予指导帮助,同时也总结流程,保证自主性的操作,解决实际能力。在人工智能教学系统的支持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有效改变了学习实践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性的思考和实践练习。
四、完善人工智能的实践分析,创设逻辑性活动
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要利用好编程软件,不仅让人工智能成为教学的资源和工具,也要在启蒙教学下完善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有人工智能知识学习的基础,保证信息技术课程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在课堂学教学的方法上要创设逻辑活动,因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就是逻辑推理,所以要引导人工智能教学内容中的智能实现分析,要让学生有逻辑能力的成长。
比如在《用编程处理信息》课程教学中,对于编程和处理信息的实践分析中应先从编程逻辑做起始,开展讨论分析,怎样完成编程,程序的执行条件是什么,以此确保创新性的思考,推动学生的逻辑编程思维结构建设,然后再引入编程操作,提供信息内容让学生尝试去做编程来处理信息内容,对信息分类、筛选等,可以实现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教学,也能让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得到发展,为之后的信息技术学习奠定基础。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同样陌生,而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的运行本质,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可以让学生有信息化的计算思考,能够增强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中的思考探究,并让个人思想认识得到提升,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菲.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课堂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07):53-54.
[2]李德顺.智能时代中小学生计算思维课程方向研究[J].计算机教育,2021(02):113-117.
[3]毛新悦.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的探讨[J].数码世界,2021(01):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