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那姑·依明
新疆岳普湖县第三中学
摘 要: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具有好奇心强和探索欲旺盛的特点,处于思维最活跃,最利于知识学习积累的时期。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应当采用符合初中生身心发育特点的策略,从培养学生们生物学习兴趣入手,展开初中生物趣味教学,才能完成新课标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的,在掌握初中生物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训练生物实验实操能力以及生物科学思维模式,让初中生把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本文首先介绍趣味性教学方式含义和作用,然后从直观教学法、设计导言法 、生物实验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和动机评价法五方面阐述了提升初中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进行,无论教育观念还是教学思想都发生改变,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生物学科在很多学校被当作不重要的副科,不仅不参与评估科目,有点甚至在期末不列入总成绩。这样造成部分学生们对生物学科不重视,不感兴趣,课上课后不学习,考试临时抱佛脚。因此,怎样提升初中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摆在初中生物教师面前的难题,使用有趣的教学策略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趣的生物学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并扩大初中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中,教师可以增强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兴趣,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能力,然后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提高生物学的综合能力。
一、趣味性教学方式含义和作用
1趣味性教学方式的概述
趣味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全身心的热情和吸引力较强的教学方法,以改善生物课堂的趣味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有趣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2趣味教学方式的作用
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兴趣必须遵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在遵循教育改革规律和学生们人格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们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应当指出,有趣的教学活动的发展不应与教科书和生活的内容分开。教师应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可以了解生物知识,可以与日常生活和自然接触,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方式,让学生们独立地探索生物知识,并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升华,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综合发展。
二、培养中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策略
1、直观教学法
俗话说“耳闻为空,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这生动地说明了直觉的价值。生物学就是一门很直观的学科。视觉教具包括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等。直观的方法包括早期的幻灯片、投影以及近年来兴起的视频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感性认识,加速了学生们理性认识的飞跃。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各种物体、标本和模型在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在谈论“鱼类形态”时,让学生们先观察活鱼的形状、体色、体表结构和运动状态,然后让学生们观察将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切掉后的运动状态变化。学生们看到背鳍被切断的鱼失去了平衡,向一边转。一条没有胸鳍的鱼不能转身,只能向前游。切掉了尾鳍的鱼游动的速度明显地变慢了,而且还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们非常兴奋,自然而然地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2、设计导言法
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是成功了一半。课堂内容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很大。为了能够充分地激发初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每一节课上都尝试着用生动、新颖的例子来介绍新的课程内容。介绍的方式有讲故事、情境、提问、讨论等很多种形式。
比如说,在研究植物蒸腾作用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夏天人怕太阳,植物怕炎热的太阳吗?在学习酵母菌的内容时,我们可以使用“不用担心老太太,安琪酵母和里头”等学生熟悉的标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比如,在学习遗传学的时候,让学生们回想一下黄宏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人游击队》,然后问他们:生男生女责任全在女人吗?这可以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极大兴趣。当谈到色盲这种遗传疾病时,通过一个色盲是如何被发现的小故事开始,告诉学生,这种疾病不会传染给女性,只会传染给男性。这句话刚一出来,同学们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真奇怪!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看着同学们期待的眼神,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望。如此一来,新课程的引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理论联系实际法
在教学中把现实生活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们认识到生物知识的现实意义,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生理功能和保健》、《人体的形态结构》等,课前,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把学生们正常的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生理功能的知识相关联。提出:为什么我们的皮肤受伤后容易感染?怎么样预防冻伤?什么是汗味?感冒的时候鼻腔为什么不通畅?这些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互相看着谈论嘴巴、鼻子、耳朵、瞳孔、牙齿、骨骼、骨骼肌、甲状软骨等的形态结构。经常引导学生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近视的成因及其矫正;在讨论光合作用时,让学生分析森林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水分代谢时,带土移栽原则;在讲述青春期的发展特点时把早恋的危害联系起来……这种方法让学生在学习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思考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生物实验教学法
利用课后讨论问题要求学生们进行小型的科学实验,来提高学习兴趣。讨论题“探究种子发芽的外部条件”,让学生们在实验中观察种子是怎么样发芽、长成幼苗的。“摆在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和盐拌蔬菜的盘子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学生们必须要亲自动手,了解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失水或吸水。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做为教师,不仅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还要善于引导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
5、动机评价法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的认知活动, 通常与情感关系密切,并且是在情感的调动下进行的,而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事物的趋势,而趋势总是与某些情感有关。是的,当人们心情愉快时,他们最容易接受新知识。因此,教师应增加情感投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让学生“信任老师”。因此,老师应该照顾好每个学生,并经常使用“我希望你...”“我确定你可以...”“你可以...”这样的句子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师还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查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中,教师可以增强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兴趣,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们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地获取到生物知识,进而加深学生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提高生物学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秀英.农村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基于对贵州安顺农村初中的调查[J].新课程(中学),2019,(01):31.
[2] 焦忠.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困境与学习兴趣激发[J].中学教学参考,2011,(32):115.
[3]顾亚贤.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趣味性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6):49.
作者简介:阿米那姑·依明(1982-06-07),女,维吾尔族,籍贯:新疆,当前职务:初中生物教师,当前职称:中教二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阶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