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颖迪 李思雨 刘伶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摘 要: 匈牙利语专业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一门非通用语专业,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匈牙利语口语在匈牙利语专业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在课上课下达到学习的目的,从而提升匈牙利语口语课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分组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法,教师使用该方法在课堂上由“主导”变为“引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其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从而突出口语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阐述如何在匈牙利语口语教学中使用分组教学法。
关键词:匈牙利语口语;分组教学法;学生主导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匈两国间的经贸、文化、教育等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对于匈牙利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爱国情怀的匈牙利语人才是当下匈牙利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传统的外语五大能力“听,说,读,写,译”中,“说”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进行语言表达和运用的关键。因此匈牙利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匈牙利语人才的质量。如何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设置口语课堂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在客观上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反映出的情况却是学生们擅长笔头功夫,而听说能力有所欠缺。就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口语教学课堂主要为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在课堂上老师占领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所有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无法有效调动其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匈牙利语口语交际能力。2.口语课时偏少。当前高校内匈牙利语口语课的课时设置普遍偏少,平均一周仅有2个课时左右,相比于其他等科目(平均一周4-10个课时)课时量总体不足。由于课时量偏少,使得匈牙利语口语在课上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偏少,口语能力训练的效果无法在课堂上充分反映出来。3.学生畏于表达。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口语训练的积极参与者与主要参与者均为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而不善于或者畏于开口表达的学生得到的锻炼机会相对较少,个别学生“面子思想严重”,害怕开口说错,担心老师和同学会笑话,因此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分组教学法能够为这些问题提供有效对策。
二、分组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
分组教学法即将整个班级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分为各个小组,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由教师引导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在教学中将教师授课、学生讨论和分组实践三者有效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较高的创意性和实效性,把学生的探索与研究、合作与竞争、拓展与创新在教学中形成完美的统一。”
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共同探讨,合作学习以及思想碰撞,既避免了以往存在的单独学习的现象,也避免了学生一味的只懂接收知识,而不将其进行实践应用的情况。分组教学法能辅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改善其学习方法,活跃其思维。学生有一个好的状态,也利于其他课程的顺利开展。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实际情况,分组教学时每个小组内部的任务既可以相同或类似,也可以完全相反,这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基于教育公平原则,更适合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式,这也是分组教学法的原则之一,“组内异质”即组内差异化,有利于小组成员形成互助和协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组间同质”即各组之间差异不大,有利于小组之间开展学习竞争。同时,为避免小组内出现过度依赖个别优秀学生的现象,可以指定说明每次需要不同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观点的机会。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三、分组教学法在匈牙利语口语教学方面的应用
匈牙利语口语教学课堂就分组教学法这一实践教学法而言,整体课堂模式我们将之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教师引入话题—对话题作出相关补充—分组分任务、小组讨论—教师协助、指正—小组展示成果—教师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这一过程我们以口语课中进行话剧“Hófehérke”(《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表演为例。
1.教师引入话题:上课开始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上课内容:分组扮演话剧“Hófehérke”(《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一个有趣的方式或者提问引出口语课的话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对话题作出相关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思考话剧情节,角色分类,道具准备以及预想需要补充的相关词汇或表达。在正式分组之前,以讲授法加以讲解,从而协助学生拓宽思路,如mérgezett alma(毒苹果), mostoha(后母), vadász(猎人), t?rpe(矮人), férjhez megy valakihez(嫁给某人), feleségül vesz valakit(娶某人为妻)。这一部分主要为教师教授,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能更好地把控时间,精简有效地把所需知识点加以传授,学生也能在有“输入”的基础上加以“输出”。
3.分组分任务、小组讨论:老师对班上同学进行分组,每组指定一名同学担任组长。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注意每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因时间关系无法有效参与,而人数过少也不易保证课堂的氛围和秩序。如25-30人的班级,课上分组一般可以以5-6人为一组,即会产生4-5个小组。分配的任务应清晰、明确,能让每个小组进行有效的讨论并给出结果,小组讨论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如明确在表演中谁负责角色扮演,谁负责旁白朗读,谁负责剧本撰写等等。
4.教师协助、指正: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分配任务,准备道具,撰写剧本。在各小组针对所给的口语话题或者任务进行探讨时,教师在课堂中随机走动,关注每一组的情况,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在小组讨论可能偏离或出错时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以及纠正。
5.小组成果展示:各个小组依次进行表演,教师监控整个过程,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在众人面前进行口语表述的机会。教师在这时应当控制好课堂秩序,确保其余小组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
6.教师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所有小组表演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先肯定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再指出其错误的地方且予以纠正,并对每组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
四、在口语课程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分组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前对课堂设计的环节合理科学地分配时间,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当堂课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实际课堂中可以采用1:2:5:2的梯度时间模式,即一堂90分钟的口语课,教师进行课堂引导和知识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准备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内,小组进行课堂实践的时间为45-50分钟,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的时间在15-20分钟内。这个比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掌握本课知识,达到课堂实践的效果,也能让教师较科学合理的完成教学任务。
2.在分组准备时,教师要保证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其中,要积极为所给的任务建言献策。在进行课堂实践时也要保证每个同学都有进行口语练习的机会,一定要杜绝个别小组中存在“南郭先生”的现象。在各个小组准备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及时的协助和指正,督促学生不说母语,尽量使用匈牙利语去表述观点。要让学生明确,在分组讨论过程中,不仅要敢于表达观点,而且要锻炼自己的表述能力,思考如何让听者理解自己,以及纠察自己是否在表述过程中出现错误。
3.在分组实践中,教师要控制整个过程,及时记录下每组每个同学的情况,并在每个小组练习结束后,进行评价和指导,尽量以积极,正面的评价激励学生,提高其积极性、创造性以及自信心,也要及时指出同学的错误并进行纠正,从而达到知识巩固和强化的效果。
4.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应布置对应的作业,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分组准备和练习,如讲述关于匈牙利的历史,表演话剧,进行情景对话等。让分组教学延续到课下,从而达到口语练习的实际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分组教学法在匈牙利语口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合理划分小组,合理安排时间,公平积极给予评价,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程度,让学生在匈牙利语口语课堂上有效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廉瑛.分组教学法在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际, 2019(11):208-209.
[2]黄琳. 分组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教育界,2017,(16) : 30—31.
[3]任桂香. 分组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3) : 141.
[4]张守兵,罗佳. 浅议分组教学法在英语口语课堂上的应用[J]. 商情,2013,(26) : 150、173
作者简介:
何颖迪,男,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中东欧语言学院匈牙利专业教师,非通用语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匈牙利语教学、匈牙利语文学和历史等方面的研究。
李思雨,女,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中东欧语言学院匈牙利语专业教师,匈牙利语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对外匈牙利语教学、匈牙利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研究。
刘伶,女,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中东欧语言学院匈牙利语专业教师,主要从事对外匈牙利语教学、匈牙利文学和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