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营造阳光 用真心温暖孩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陈晓丽
[导读] 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繁忙的,工作的对象是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大同小异又千差万别,他们活泼可爱又调皮捣蛋,他们天真善良又无“恶”不作;他们聪明过人又傻事做尽。
        陈晓丽
        桐城市吕亭镇吕亭小学  安徽安庆  231423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繁忙的,工作的对象是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大同小异又千差万别,他们活泼可爱又调皮捣蛋,他们天真善良又无“恶”不作;他们聪明过人又傻事做尽。我们必须永葆童心,用微笑、鼓励、赞赏去关怀每个孩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集体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守规章懂制度,只有极个别同学胆大敢于挑衅这些规章制度,如果不能扼住这极个别,其他同学也就跟起风来,势必会造成班集体整体面貌涣散、颓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更需要一双慧眼,及时捕捉学生的动态予以适时的教育与关爱。
        关键词:班主任 位置 微笑 管束 关注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沉下心来,走进学生心中,及时捕捉学生生活的点滴。用真诚感动他们;用真爱感化他们。关注每个孩子内心的渴求 ,做他们学习、生活的引路人。
        有人说: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这份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工作我已经干了整整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任重道远,因为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繁忙的。在这些年班主任工作中我得出了自己的一些小感悟。
        一、她需要一个位置。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决定我们必须永葆童心,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大同小异又千差万别,他们活泼可爱又调皮捣蛋,他们天真善良又无“恶”不作;他们聪明过人又傻事做尽。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如果一味地呵斥、禁止,反而会屡禁不鲜。
        就拿我班的江韵涵来说吧,她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性格开朗、爱说爱笑,胆大过人,可对学习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作业不做,成绩几乎为零。她是去年转入我班的,刚开始时江韵涵对我这个新老师还有些胆怯,但管不了几分钟,因为无所事事,上课时总是情不自禁地叫起来或者唱起来。但这孩子情感极高,爱憎分明,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总是大声地直接地赞美。我觉得这孩子秉性不坏,稍稍用心还能有救。由于当时是三年级,孩子们上课注意力总是容易分散。为此上课时我总是以小组比星星形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把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同时在黑板一侧写上组别1.2.3.4用来记录每组得星星的情况。这时候大家都会忽略了江韵涵,而她依然我行我素,偶尔也会举起手,有一次,我看见了她很有信心地举起手,我就让她回答了,而且答对了,我在第三组的“3”上面加了一颗星,并跟同学们说:“这颗星是江韵涵为你们争得的,大家鼓励一下江韵涵,”同学们都鼓掌祝贺,并向她投去了钦佩的目光,此时她乐开了花,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课后我找她谈了话,告诉她:“你是301班的,你是第三组的,你要为301班争光,为你那一组争光!”后来,她还是会犯错,但每次只要一说到你是301班的,她就低下头说:“老师,我错了!”就这样,我没花多少力气,这孩子犯错越来越少了,成绩也有了一点小进步。
        江韵涵如此,其他同学又何尝不是呢?在班集体中我设置了不同的岗位,纪律、卫生、安全、学习等等都有专人负责,每天安排专人值日,大家都各司其职,班级井然有序。
        二、她需要一个微笑。
        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好的方法是微笑、鼓励、赞赏。

我班有一个怯怯的小女生,名叫胡悦,小时候因为高烧而引起脑膜炎,而且身体一直不好,以前的授课老师都对她的学习不太关心,只希望她平安健康成长,所以胡悦成绩较差,再加上胆小不言语,班上好像没这个人一样。
        一个星期二,轮到我值日,放学时,我站在学校大门口,目送着每一个回家的学生,并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这时301班的队伍走过来了,我远远地就看见胡悦的鞋带散了,我把她从队伍中牵出来,给她系好鞋带,并笑着对她说:“鞋带散了,要是被自己踩到就会摔跤了!”她也用微笑回应我。
        第二天,胡悦的日记让人觉得好温暖,“老师笑着的样子很美,就像妈妈一样,不﹗老师比妈妈还要好,妈妈每次看见我鞋带散了,只会骂我笨,学不会系鞋带……”我给她一颗大大的星。
        渐渐地胡悦同学胆子也大了,成绩也有了提高。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被尊重,被理解,被赞赏。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犯错是难免的,作为教师用“NO”时一样可以温柔地去表达,而且“NO”也可以用尊重民主平等信任的方式来表达,常常给孩子们微笑吧!用我们的微笑感染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微笑中开心度过每一天。
        三、他需要一份管束。
        夸美纽斯曾说: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是呀,任何一个集体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有良好的纪律作保障。刚接手这个班时,感觉班风淳朴,同学们都能遵守纪律,可渐渐地孩子们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因为以前两位老师一直从事低年级教学工作,他们跟班紧,对学生的管理周到、细致导致本班学生的自觉性、约束力较差,只要老师稍一放松,他们就原形毕露。这不,钱戊昌同学就像一只大螃蟹挥舞着自己的大钳子对别人吼叫起来:“又挤我!”只见他使劲推了一下桌子,前面同学的椅子都被挤得翘起来,自己的桌子也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这样还不算,又将椅子往后面陈菲的桌子上使劲靠,以至于陈菲的桌子也被靠歪了,而文静的陈菲噘着小嘴,一副很可怜的样子。
        看到这一切,我走过去扶正了他们的桌椅,并询问钱戊昌为什么这样做,只见他说:“太挤了,受不了!”又一个娇生惯养的主,在家里舒适开敞惯了,可许多同学的家里条件都很优越,可偏偏他为何这样呢?课后,我让他去我的办公室。在办公室里,他却完全变了个人,低着头,眼圈红红的。经过一番了解,原来这孩子父母离异,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特别宠他,简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为长期缺少父爱、母爱,他变得很固执、蛮横以至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当时,我并没有骂他,甚至一句指责的话语都没有说,只是轻轻地问他,“你想交到更多的朋友,有更多的同学和你玩吗?”他点了点头,于是我抚摸着他的头,告诉他,“你只要不挤你周围的同学,他们都会成为你的好朋友,但是--你一定要管住自己哟!”他点点头,开心地走了。随后我又和钱戊昌周围的同学谈了话,希望他们帮帮钱戊昌,而且这是我们的小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
        以后,每每钱戊昌同学想要干扰别人时,我就对他竖起大拇指,他就红着脸对我笑。渐渐地,他也融入了周围同学之中,朋友多了,笑容也灿烂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件未成型的艺术品,对孩子的管束是必须的,可这种管束如果是强制的、命令的,孩子们一定会反感,屡禁不止的。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轲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一个班集体能否出成绩,看这个班的纪律便能略知一二,对此我深信不疑,其实班集体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守规章懂制度,只有极个别同学胆大敢于挑衅这些规章制度,如果不能扼住这极个别,其他同学也就跟起风来,势必会造成班集体整体面貌涣散、颓废。就像我班钱戊昌同学,他被“制”服了,其他同学也就循规蹈矩了。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但只要倾听童声,学会微笑,善待学生,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其实那些看上去有些捣乱、搞怪的学生无非就是要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他们呀,给点阳光就灿烂,那我们就多给点吧,让他们笑得更美、更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