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妮
柳州市第三十九中学 广西,柳州市 545002
从事教师职业已十年有余。近几年,我的教学经历比较特殊。2017年完成完整的一轮初中三年教学之后,我一直留守初三,至今已连续五年教授初三,备战中考。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有过成功,也有过短暂的迷茫,更有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则教学成长经历。
案例描述: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一个最为漫长的寒假。新冠肆虐,我们停课不停学,网课成为了我们必须的经历。我们在上网课时进行了法律板块的中考一轮复习。道法这门课,需要学生认真理解、记背、灵活运用知识点。在上网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因为没有面对面授课与监督,我对学生的默写情况摸不透。默写作业是交上来了。但,是默的吗?还是直接抄的?我心里没有底。果然,学生的开学考给了我当头一棒,果然,默写是个大难题,是回到学校上课之后亟待解决的大难题。
在上网课时,我们精心编写的复习导学案只能以电子版的方式发给学生。学生没有拿到纸质稿,没能及时圈划重点,复习效果非常一般。
4月,终于回到学校复学上课。我们适当地停下来把网课上的法律板块内容重新串讲,然后继续往下进行心理道德板块的复习。因为进程较快,上课讲得比较赶,在二模前没有进行足够的知识整合以及板块融合练习。我发现: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显得比较疲惫、缺乏足够的参与感和学习的主动性。
城区二模如约而至。我们考得非常不理想。拿到成绩,有伤感,但更多的是想着我们要怎么样解决问题!回忆这段时间的课堂点滴,我想问问自己:
1、网课的效率不高,回到学校该如何补上这一块的缺失?
2、在每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怎么落实知识点的记背和默写?
3、怎样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能兼顾法律、国情、心理道德三个板块的综合练习,提升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
4、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提高?
我和我的同事们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并进行头脑风暴,不断思考对策。一起找到了不少应对办法。
课堂的主体是谁?不是老师,是学生!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讲解知识时,应进行限时精讲。让学生有时间去消化知识、记背知识、运用知识。比如说,最基本的知识,学生掌握了吗?没有掌握的话,那在中考中怎么会有竞争力?怎么化解我们教师自认为说了100遍但是学生还是没有掌握的知识呢?那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动口说!用关键句默写、关键知识接龙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多写、多说,不断理解、记背基础知识点。
对于中档的重要的板块性、知识性的知识点,怎样查漏补缺呢?我们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整理,让知识更系统化,每天利用课时或者课后的时间让学生补上理解和默写和阅读,不断强化重点,让学生不在这类题中丢分。
参加中考,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审题和答题能力。我们找到不同城区、全国各地的题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提升能力;在练习中找到出题规律、答题方法,掌握重点。这样学生答起题来会越来越有信心和兴趣。一堂课40分钟,时间有限,那么每天课堂可练一道小题,一道出得比较巧妙或者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的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写出思路即可。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也能节约时间。
当然,不同的学生,情况不同,班情不同、学期不同、每个人情况也不同。我要多关注学生个体,多进行面批,在面批中了解学生的不足、困难,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个学生提升;同时,鼓励学生主动问问题,多问,就不会积压疑问,能更有效地提高答题能力,对学习我们这门科目也会更有信心。从现在看来,效果很不错。
课堂是根本,为了我们的道法课堂能够更高效,我选择了让学生通过开火车接龙、分组竞赛、看视频等方式,活跃课堂,让课堂活起来。从现在看,课堂气氛比刚复学时好了不少。大家的眼睛在课堂上开始发亮,学习更有劲更有活力了。希望这个态势延续下去,大家不断进步。
案例分析:
一、高效课堂,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几年的初三教学,我压力很大,每堂课要求高效,这并不容易做到。对面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材更新,版本变动,我们在初三的教学难度与日俱增。之前,老是怕课上讲的少,耽误了学生,容易陷入“满堂灌”的误区。实践证明:教师讲得太多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且会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也会让学生消化知识、练习检测的时间变少,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现在,我每节课的设计是最多进行25分钟的高效讲解,剩下15分钟可让学生进行背诵、默写、提问、消化知识、时政审题训练、写题做练习等。多提问学生,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感,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把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答题能力的提高。
二、克服惰性,对学生要有耐心,讲方法,有要求,给学生多点关心多点爱
在教学中,要及时调整自己,不能用所谓的经验一直教下去。每届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每个班的学生情况不一样,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情况也不一样。这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每个班不同的班情、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要有耐心,讲方法,有针对性的要求,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各个学生提升自己的成绩和素质,多给学生进行面批,鼓励学生有问题要及时问,及时分析、解决问题。要多关注学生,关心学生,这样才能收获学生的信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三、与时俱进,研读课标;研读时政和教材;做个读得懂题、教得对题、会出好题的合格教师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我们道法科目,那绝对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时政出题素材,与时俱进的教材版本和教材内容,这些都是我们这个科目和其它科目的不同之处,而且每年每月都在变动。总有人认为我们这门课只是多背就能拿高分,枯燥无味,实际上真的不是。柳州题一向难度大、灵活多变、答案要求高,思维逻辑广,光会背是不可能正确理解题意、拿到高分的,也不符合我们倡导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多去研读课标;研读教材和时政,把握出题脉搏,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读得懂题、教得对题、会出好题的合格教师,让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学习方法,提高成绩,提升素养。
四、参加名师工作室,不断提升自己
在工作室活动中,我得到了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与各学校的老师参加活动,交流意见。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美育教学研究、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语言的运用、课堂效率的提升等方面,我们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活动,从而都能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得到提升;通过上公开课、写美篇报道等,让我感受到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未来,我要继续在工作室中不断学习和成长,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五、团队协作显温暖,助力教师见成长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的成长得益于组里所有老师的帮助。每一次的日常集体备课,每一次公开课,每一次中考备考,都离不开团队里每一位老师的努力。谢谢各位,我会继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尽快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学生来说,道法是门课程,更是为人处世的宝典。对于我们道法老师来说,教书必先育人。我们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有毅力、有耐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好书,育好人,为实现中国梦、柳州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