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努力曼·努尔买买提
[导读] 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与实施后,各级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努力曼·努尔买买提
        新疆喀什岳普湖县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与实施后,各级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水平。具体说来就是要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得到拓展,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得到加深,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文从课程标准、课本、课堂、学生、习题、反馈等几方面探讨在新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理念实施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水平,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实施和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从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而所说综合素质关键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以生命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生物科学,更应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把生物学习创新方法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并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执行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希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产生,并且能够又好和又快地发展。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知道为什么要出发成长,我们要从哪里开始,我们要如何出发成长,以及每个阶段我们要去哪里。因此,高中生物教师着重探讨“六研”加血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搭建生物知识系统,为将来参加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一、研读课标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国家一级的课堂教学最高指导政策。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新发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变化很大。例如,它将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律提升到生命概念的高度。该课程标准将生命概念精简为以下几种观点:结构和功能观;物质和能量的观点;进化和适应观点;稳态和平衡的观点。此外,还有系统和控制观,整体和局部观,信息输出和输入观等。这些思想贯穿于新的教科书中。例如,将单元视为一个系统。在任何版本的生物学教科书中,细胞核均被视为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即细胞膜是围绕其工作的部门。细胞质分为两大部分: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器进一步分为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这些细胞器在细胞核的控制下共同工作,以完成生命活动。
 
二、研读课本
        教科书是专家精心研究的结晶,是除学生之外最好的教学资源之一。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最重要的文字资源之一,普通中学的生物学与以前的教科书相比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体现在内容的增加,减少,调整,删除等方面的处理上,力求有利于课程标准概念的体现,体现“德育”思想。下面以部分“光合作用和能量转换”课程内容为例。补充:增加了技术术语。例如,本节添加了还原性辅酶Ⅱ(NADPH),甘油三磷酸酯等技术术语。减:减少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有关的问题。例如,减去用半叶法检测光合作用产物淀粉的实验。调整:调整相关实例的内容。例如,在文本中放入恩格曼的aswampus实验。删除:删除光合作用流程图。例如,将“ [H]”更改为“ NADPH”。所有这些变化都值得研究。
三、研读课堂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一个主要的场所。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的质量有直接关系。我们研读课堂,一方面要研读教师是教学方法,一方面要研读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研读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好。只有把关注重点放在学生上课的反应,才能探索到更适合的教学模式;只有及时回应学生在课堂上的合理诉求,才能进行有效教学。至于教学速度,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反应,有时需要适当加快或放慢教学速度。对教学内容,有时要减少,有时需要调整或补充;对于练习,如果书的数量太小且难度太低,我们有时需要增加练习的频率或难度。


        例如,在光合作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适当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解决问题必须使用的专业术语”等教学。例如,添加了“光强度,光持续时间,光质量,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无机盐类型”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图形分析。添加了“黑暗中净光合速率,真实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量实验。添加了“阴生植物,阳生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的概念。当学习“各种模式图”的分析时,例如,在不同的光强度下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或释放曲线图,在密闭容器中植物的二氧化碳或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呼吸强度或净光合作用的强度用黑白瓶法模式图等。通过增加曲线图或柱状图,让学生推断出黑暗中真实的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如何变化以积累有机物。
        此外,还研究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生物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结合室外种植,测量,杂交与室内数字显微镜观察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结果该课程被评为2020年“十佳”校本课程之一。
四、研读学生
        研究学生,让我们知道从哪里开始。目前的学生基础是什么?学生们所学知识程度情况?这些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东西。根据我们学校目前的招生来源,过去几年来来自其他城镇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该镇的学生人数。镇外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在:参加大学考试的愿望更强。通常,相对于当地学生,许多人是从其他省份或新迁居到本地,他们更希望在当地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考大学的愿望是更强。各方面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远离家乡的其他城镇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感到孤独。另外,有些学生比较敏感,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也很高,因此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难免太大。有些学生购买参考书太难了,不适合高中生,需要老师指导。需要立即指导。学生渴望学习并且学习更难的知识,但是他们也迫切需要及时的指导。否则,容易积累知识和能力的“小错误”将成为学习能力的“大问题”。
五、研究习题
        1习题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练习测试来了解他们学到了多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会到达哪里?终点线(素养目标)有多远?
        2习题集也是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工具。要实现深度学习,需要适当的增加练习。
        3习题是实现素养目标的方式。习题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选择和填空等书面练习,而且还指实验操作,调查和访谈,撰写实验报告等。合理的习题设置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很有帮助。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例如,绘制概念图;绘制流程图;进行概念判断问题;做图表分析等等。
六、研究落实和反馈
        在教学中段出现新思路,但是最好的思路只有在正确实施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有效地进行了各种科学思维训练,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已开发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丁鲁杰.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68+111.
[2]李秋影.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2):88-89.
[3]巨玉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景设计策略[J].甘肃教育,2020(19):90-91.
[4]周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6):91-92.
[5]陈美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J].高考,2018(20):102.


作者简介:努力曼·努尔买买提(1982-12-02),女,维吾尔族,籍贯:新疆,当前职务:高中生物教师,当前职称:中教一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