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自然有个约会------如何将自然资源融入大班孩子的一日生活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李晨曦
[导读] 当代幼儿教育需要根据孩子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利用资源,在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深入工作之后发现,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李晨曦
        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幼儿园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3
        摘要:当代幼儿教育需要根据孩子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利用资源,在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深入工作之后发现,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本文就对农村的幼儿园更好利用自然的资源来融入大班幼儿的一日活动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大班幼儿;农村;一日生活;自然资源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大自然、社会都是活教材。”福禄贝尔提出:“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农村幼儿园在大班孩子一日生活中需要的操作材料上,可以用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代替,比如城市用的橡皮泥,在农村我们可以用泥巴给孩子进行游戏。幼儿在与大自然的约会里得到知识认知及能力发展。农村幼儿园如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融入大班幼儿的一日活动,活动将会更加有趣、也更具生命色彩。
二、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现状和误区
        农村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存在的不足:1.一日活动中幼儿缺少探索的余地,成为指导性很强的教育活动。2.内容为了模仿城市化而脱离幼儿的生活。3.内容单一,不符合大班年龄特点,脱离农村幼儿实际的生活圈,致使幼儿积极性不高。
        在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幼儿教育形式也是各有千秋。农村较城市来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果充分运用,可以很大程度弥补其资金的不足。所以我们要最大程度开发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
三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设农村幼儿园一日活动
1.因地制宜,巧妙的将农村的现有资源运用到大班幼儿集体活动
        生机勃勃的春天,阳光正好的夏天,丰收满满的秋天,万物沉睡的冬天,让大班的孩子走进田间、溪边、野外,亲近身边的动植物,大班幼儿不单单是满足于追随、服从成人,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所以我们在很多地方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做,菜地里的豆类、谷类、瓜果、蔬菜、种子等各种农作物以及路边的树枝,树叶和野草等,草丛里的昆虫以及水中生物等,把这些收集带到幼儿园,作为主题活动设计资源,进行系列活动,让幼儿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通过语言、音乐、美术、数学等形式自由地表现出来。如:讲述秋天天景物的《丰收的秋天》;用石子、树枝、玉米芯演奏《丰收之歌》,用泥巴,沙子捏出自已喜爱的东西。孩子们通过观察种子、树叶、花瓣的大小、颜色、形状、数量等,以此来丰富幼儿的各种经验。例如,深秋时节,我带领孩子们散步在幼儿园里的植物迷宫,孩子们大声叫“老师你看,树上的叶子都枯掉了。”“我的树叶和你的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树叶是黄的有的树叶是绿色的”“我的树叶是圆圆的,你的是尖尖的。”……顺势我便想:“既然孩子这么感兴趣,又有现成的树叶自然资源给他们观察,是不是能够开展一个相关的科学活动呢?”于是,大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树叶》应运而生了。活动中,幼儿形状、颜色、手感等各方面感知每片树叶的不同之处,还通过观察树叶的经脉、不同季节不同的颜色等比较的方法,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最后孩子们还用作树叶拓印、树叶贴花、树叶排序、观察茎叶、制作树叶花,做了一系列的延伸活动,在孩子们不经意地的一次亲近自然的散步中,就生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学活动。


        2.农村自然环境中开展原生态趣味的户外体验活动
        《纲要》中指出:“应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他们具有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接触水、土、沙石、木等自然物质,了解、观察和感受风、雪、丽、雷等。农村最大的优势就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即室外环境。在农村,土坡,水塘对于孩子来说,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合理地利用契机就会让孩子潜移默化学到很多,大班的幼儿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相比中小班幼儿有很大的提高,更加的自主,有自己的想法,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也更加积极和活跃,愿意去接触和学习新的东西。在一次户外体验馆的机会,我们来到水的世界,浩泽小朋友看见水池里飘了树叶,他似乎对那个树叶很感兴趣,加上风的作用,里面有点积水,树叶在水里沉沉浮浮,谈浩泽盯着树叶,用手拨弄起来,我看他在那拨弄了好一会,于是走过去,他说:“我想让这个树叶飘起来。”原来孩子在探索树叶沉与浮的奥秘。可以看出大班孩子对沉与浮这一现象的兴趣非常大,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于是借着这个机会,我利用户外游戏活动总价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展开探索什么东西会沉什么东西会浮。我先问他们:为什么有的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有的东西却沉下去?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小眼睛期待的盯着我想要知道答案,我请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他们充分自主探索的时间。之后他们搜集了各种东西:树叶、石子、树枝、菜叶、羽毛、等,进行游戏。因为有的东西受力面积大所以可以浮在水上,像树叶,有的东西受力面积小像石头,就会沉下去,是有的东西重,石头特别重所以会沉下去,有的东西轻像羽毛就会浮在水面上。孩子们就这样在水的世界玩起了神奇的游戏。
        我们还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开设动感草坡、青青草原、开心农场等原生态的户外体验馆。在草坡上自由的追逐寻宝,在农场里种植四季,用农村自然物大胆进行小手涂鸦。当然大班孩子进行活动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活动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逐步递进,保持兴趣的同时又要逐步增加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体现大班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尊重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利用农村优越的自然资源开展特色区域活动
        杜威曾经说过:“只有社会与儿童找到平衡点时,幼儿对于活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兴趣。”老师要学会因地制宜根据农村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孩子共同打造具有自然情趣的区域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在游戏里注意的广度逐渐提高,交往能力逐步增强。有共同的兴趣和目标的时候会有分工、合作、协作等。他们会主动向同伴学习。现在很多农村都有农家乐,农业嘉年华等地方,家长和老师都可以经常组织孩子去参观游玩,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不再是走马观花似的观赏,活动之后的延伸,在游戏中开设“嘉年华”的角色扮演,既满足了大班孩子直接参与成人交易的愿望,在游戏中也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小结
        大自然是孩子欢乐源泉。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幼儿去发现大自然的各种资源,这样也能获得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生活中应多给大班幼儿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作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从实际出发,学会去挖掘身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去丰富大班孩子一日生活。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24.
[2]杨静.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幼儿教育.2003.
[3]田宝英.农村幼儿园教师运用自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的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12.43-48.

作者简介:李晨曦(1993-06),女,汉族,籍贯:江苏省南京市,当前职务:幼儿园老师,当前职称: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