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问题与推广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刘晖 钟卫红
[导读] 阅读是知识沟通、经验传达的重要组成形式,在高职院校当中,进行阅读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
        刘晖 钟卫红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摘要:阅读是知识沟通、经验传达的重要组成形式,在高职院校当中,进行阅读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图书馆为出发点,探析了其中的阅读时间、读者喜好和阅读舒适度等;为此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践特征。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推广
        引言:阅读是民众互相沟通和经验共享的重要办法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继承文明的办法,推广全面阅读活动可以说是城市文明创建的一个特别的文化手法。也正是因为阅读的重要性,我国已经有很多的高校都发展了种类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该如何采用更加有效的措施,是目前所有高职院校要注重的问题。
一、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有很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都已经发展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同时也获取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和预期的目标依然还有一定的距离,总体来讲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探析其中的原因总共有四点。
(一)、推广主体机构缺乏
        目前,阅读推广的主体机构缺乏,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点,常设机构的缺乏。在很多高职院校中,组织者都是临时从各个部门抽调过来的馆员负责阅读推广机构,只有开展活动的时候才临时搭建,这不能定义为常规性的基本服务工作,并且没有组建指导委员会来对各个工作进行专门的指挥,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阅读推广组织工作的开展。第二点,学生阅读机构的缺失。有许多的高职院校还没有组建学生阅读协会,有的组建了,但也只是比较简单的形式化,在带动学生踊跃参与阅读上也存有着很大的不足,为此,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活动主题简单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虽然方式非常多,但是主题却比较简单,只是有一些竞赛类、讲座类等。总而言之,就是方式简单、没有创意,对于学生们的吸引力不是很显著,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对活动进行归纳时,只是依据惯例或者是古板的思维方式,不能够及时的和读者进行交流,缺乏双向沟通的机制,也从来不会站在学生的视角,以学生的乐趣、需要为基本进行。为此,活动的参加者数量往往都比较少,并且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都比较低。实际上,这些创新能力的不足也和专业人员的缺乏有着紧密的关联。
        目前,我国并未创建图书馆从业人员资格证制度,对于进入图书馆工作的需求也并不统一,造成了工作人员的素质杂乱不齐;再加上福利待遇不够丰富,没有办法吸引到高素质和高学历的专业人员参加到图书馆的工作当中,这也间接性的影响到了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信息化推广不足
        一般来讲,目前图书馆的资源包含文献资源和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又被称作数字资源,具备小体积、大容量等特征,但是成本都比较高,需要依赖计算机来完善。而纸质文献资源相对来说则成本低、阅读起来也比较简单方便。为此,两者都具备有一定的优势,未来的图书馆应当是一种复合型的图书馆,是将纸质和电子资源信息相融合的图书馆。目前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则更加注重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的阅读推广,信息化阅读推广工作虽然已经在发展,但是却在开展的途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的改进。
(四)、活动周期过长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征,就是活动的阶段性、周期性和时间都过于集中,往往都是以“月”、“季”的方式呈现,集中在一年中的某一个时间段内开展。象征性做一次推广活动,没有相应的阅读推广计划,造成全年的推广活动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收到的效果也就不好。
        各院校都希望通过大型的、集中的活动来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激励他们对阅读的乐趣,但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只有通过正面对读者的引导,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才能更好的开展。


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措施
(一)、完善阅读机构
        一、创建阅读推广指导委员会。这里所说的阅读推广委员会指的是具有领导性质的组织,是由阅读推广的专业人员所组成的,同时在高职院校内设置专门指导和工作的相关部门。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执行者,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以进一步的组建一支专业的阅读推广队伍,设置阅读推广的岗位,以此来保证各项推广活动能够有效的开展。
        阅读推广委员会也要对学生读者的心理和需求进行及时的探析和沟通,对阅读情况和需求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设计出适合他们阅读乐趣的推广活动,从而施行具有针对性的阅读引导工作。
        二、创建学生阅读兴趣小组。此外还可以组建阅读兴趣小组,按照书籍的类型分成不同的交流群,吸引学生读者参与进来。比如;可以创建阅读协会、阅读社团等,充分扩大阅读推广的参与主体。一般来讲,阅读社团和协会包含了领导团队、阅读推广等部门,因此在校内各专业创建阅读组织,定时引荐好书,以书为中心点和同学们进行沟通和专业交流,这样便可以能够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为激励,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以期达到长期有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
(二)、充盈阅读推广活动内容
        设计合理的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是以线下活动为基础,虽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模式多样的活动,例如;读书月、书评系列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形式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年年不变,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更无法引导更多的读者来参与。为此,对于一些好的推广模式,比如推送图书资源信息、开展换书活动、举行读书会及书评征文等都是行之有效 、读者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并结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融合当前社会主题,不断推出新的活动形式,保持活动的吸引力。而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制定相应的个性化阅读推广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保证阅读推广活动的持续开展。
(三)、创新阅读推广模式
        要不断的将阅读推广模式进行创新,比如某大学图书馆就发展了“快乐阅读,一同共享”的阅读推广活动,在本活动中,读者写下了自己近一年所读的书籍和读书心得,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图书馆的意见建议。在“书中宝藏”活动中,共计有150人参与了活动,速度最快的参赛读者只用了4分50秒的时间就找到了7本图书馆内的“好书”,可见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清晰程度还是比较深刻的。这些创新的阅读推广模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也达到了吸引读者的目的。
(四)、强化信息化平台
        随着信息化资源在图书馆所占比例的不断增长,信息阅读指导也成了重要的所在点。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不断的增强和院方方面的合作,发展一些新课程,比如;阅读指导、文献探索、网上资料查找的技巧等,经过系统化课堂培训提高学生数字阅读的能力。
        于此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还要根据大部分读者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数字阅读氛围,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感受数字阅读。加强资金投放,投放多屏显示器、电子报纸等设施,填补纸质图书阅读模式的不足,满足数字阅读的需要。
结束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信息服务和教学的重点场地,要充分发扬本身信息资源的优势,科学合理的发展阅读推广服务工作,努力创新服务模式,丰富阅读服务中的各项内容,引领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并且要有效的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为全方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有将学生们真切的需求同本身服务融合在一起,那么才可以创办出适合学生需要的优秀阅读推广服务。随着阅读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可以进一步的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小华, 柳较乾, 鲁春发.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问题与推广措施[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石继华. 江苏省高职院校图书馆校园阅读推广现状及对策探析[J]. 图书馆研究, 2014, 044(005):69-72.
【3】李强, 金秀红.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辽宁高职学报,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