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优化高校舞蹈教育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刘海峰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艺术方面的发展。
        刘海峰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艺术方面的发展。舞蹈可以让学生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校舞蹈课的发展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开展舞蹈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一技之长,丰富他们的课下生活。舞蹈课程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通过爱好认识新的朋友,扩大交友范围。因此,舞蹈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校舞蹈教育
        1高校舞蹈教学现状
        首先在我国舞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定位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学校并没有充分注重高校舞蹈教育,因此在对舞蹈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足,与之相对应的舞蹈课程开设较少,因此也无法充分体现课程性质中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部分毕业的舞蹈专业学生由于不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多方面需求,还有一些学生对于舞蹈这一专业并不具备深厚专业能力,同时也不具备个人舞蹈特色,存在十分严重的一些教学能力,中国传统的教学观念很难在短期之内进行根除,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关注学生的舞蹈成绩,而不注重学生的舞蹈能力提升,各别学生学习舞蹈只是为了加学分拿毕业证,因此缺乏对于舞蹈这一门课程的兴趣。最后,当下我国舞蹈教学仍然缺乏十分全面的教学模式。很多高校也只是一味模仿先进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够满足自身高效发展的实际需求,没有针对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教研,因此也导致学生缺乏舞蹈创造力。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使得学生对动作进行重复,最终形成记忆力,根本就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势必会丧失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
        2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优化高校舞蹈教育
        2.1要明确舞蹈教育目的,转变舞蹈教育理念
        从国家教育层面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并将艺术教育纳入其中,而高校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责任。其中舞蹈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甚至舞蹈艺术家。从学校层面看,舞蹈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直接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欣赏舞蹈、感受舞蹈的能力,以及具备基本的舞蹈表达能力,本质上是要培养和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将舞蹈教育提到与其他艺术学科同等地位,并积极促进与其他如自然、人文社会等学科的交流互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具体到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不断提升自主学习动力。
        2.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课程的合理配置
        舞蹈教学由于其教学本质的不同,其教学形式与常规学科也不尽相同,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大纲,采取僵硬、呆板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需要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同时,合理配置教学课程的安排,对高校舞蹈教学进行深化与改革,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实际发展需求,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高校舞蹈教学更具灵活性、开放性、针对性和适用性等,符合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能够在加强学生舞蹈基本功、提升学生基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3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舞蹈艺术是一门基于理论知识的技术性学科,这种“模仿式”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的学生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慢慢失去了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因此,首先教师可以创建新式教育课堂,也就是课堂内容集艺术性、情感性、兴趣性为一身的课堂。

例如:情境演绎法教育,把舞蹈故事通过情境演绎的方式演绎出来,更好地传递舞蹈中的情感,饱满舞者情绪;游戏化与情景化教育,把想象与枯燥的舞蹈生活结合起来,在此条件下,学生可以利用游戏情境自由的表现不同的动作,又可以不受传统教育条框的限制;既能充分想象,又能表达真实情感。其次,利用情感,进行趣味教学。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工具,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还是师生情,对于学生创发舞蹈兴趣具有极大作用,这些情感融合下来就是一条舞蹈的“艺术源泉河”。教师创造情感基调,让学生体会这些情感带来的张力、刺激学习动力,获得能力的提升。再次,利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拓宽了舞蹈教学空间,使舞蹈教师能随时随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舞蹈。为此,高校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例如,让学生关注与舞蹈有关的微信或微博公众号,拓宽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教师可建立班级微信群,以将优秀的舞蹈作品、与舞蹈有关的文章分享到班级微信群,使学生自行观看。这样教师就可以将精致的舞蹈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课下也可以感受舞蹈、接触舞蹈、学习舞蹈,对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让学生及时总结本次课堂的学习经验与感想,轮流发言,集思广益。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还可以让舞者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改正,取长补短。
        2.4重视和加强舞蹈课程中的交流
        在舞蹈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互动和交流。交流和互动可以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和发展。教师要加强自己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的环节,比如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和指导不足,促进彼此互相进步。教师在课堂的最后可以留出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发表对这节课的看法和问题,以及想学的舞蹈或者舞种,从而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喜好。教师还可以建立讨论群,经常发布一些舞蹈教学视频供学生观看和学习,让学生在群里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2.5注重高校的人文教育,增添教学的人文精神
        现代教学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人们开始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在提升学生舞蹈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高校舞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艺术表现,丰富学生的教学体验,同时在其中融入人文理念,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深刻领悟到舞蹈的内涵和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开舞蹈欣赏课程,带领学生感受更多的舞蹈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舞蹈内涵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感悟到舞蹈的真正意义。
        2.6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教学效果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从“机器工业文明”时代跨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教育也即将从3.0时代迈进4.0时代。在舞蹈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移动设备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例如,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舞蹈房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伴奏音乐。同时,教师还可以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拓展艺术视野。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将学生课上学习的舞蹈进行录影,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舞蹈动作有什么问题,纠正错误动作。
        3结束语
        综上,在新形势下,高校舞蹈创新改革教育是有很大意义的。它不仅提高舞者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很多人改变了舞蹈的固有看法。舞蹈作为是综合素质中的美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高校作为舞蹈教育的承担者,需担起历史使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健全与完善教育方法和体制。
        参考文献
        [1]尚敏.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创编的作用[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01):68-69+95.
        [2]刀英洁.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09):194-196.
        [3]徐丹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育技能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08-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