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技术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探析---以中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傅颖
[导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职业院校相继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随着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现阶段符合岗位需求的跨境电商毕业生人才缺口较大。
        傅颖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天津市河东区 300180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职业院校相继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随着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现阶段符合岗位需求的跨境电商毕业生人才缺口较大。职业院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数据技术积极探索中等职业学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关键词:跨境电商; 数据技术; 人才培养;

        一、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从2016年至今,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跨境电子商务”。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千万不能小看跨境电商等新动能、新业态。发展势头迅猛,不仅能够方便群众生活,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而且能够带动物流、支付、快递等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外贸进出口发展。”
        近年来,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汇同各部门、地方积极改革创新,以跨境电商带动贸易流程优化和监管创新,出台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无票免税”等政策,推动各部门数据共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跨境电商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培育跨境电商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是适应产业革命新趋势、促进进出口稳中提质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二、中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显示,企业目前紧缺岗位中,学历要求最低为中职的倾向岗位为:跨境电子商务客服专员、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推广专员、跨境电子商务产品开发/选品专员、跨境店铺美工、外贸跟单员,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客服专员岗位中职学历要求的占比70%,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推广专员占比60%,如图1。

图1  企业紧缺岗位及学历要求
        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岗位一线执行人员的需求比较高,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客服专员岗位的最低学历要求为中职,占比70%,由此可见对于中职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来讲,客服主管岗位较易实现,且企业对该岗位的学历要求较低,侧面反映出企业在岗位人员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学生的经验及实战能力。
        企业在招聘跨境电商的应届毕业生主要存在视野较窄、缺乏实战工作经验、实际操作能力差的问题,如图2。企业招聘时更加在乎团队合作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额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对专业是否对口也同样有较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历水平的要求。

图2  企业认为电商的应届毕业生能力不足表现
        三、中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职教特色不鲜明,缺乏学习驱动性
        教师认为目前造成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在五个方面:一是学生基础差,教学内容深,难以理解;二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三是教学方法陈旧,缺少相应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四是教材职业特色不明显,内容脱离实际,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2.专业师资力量薄弱,质量提升缺乏根本推动力
        目前从事跨境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半路出家。一部分是由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教师转行而来,另一部分是从贸易经济、企业管理等专业教师转行而来。这两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缺陷,计算机方面转过来的教师对商务了解得少,懂商务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教师缺乏在企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
3.人才培养定位精准性差,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变动快,专业人才要求日益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具体培养方向。同时行业对于专业人才提出了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上的更高要求,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较少。
        四、基于数据技术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诚信守法、协作创新、开放包容等素质,掌握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知识,具备跨境电子商务网站(网店)规划、销售等综合能力,能够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视觉营销、平台数据分析及运营、网络客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与高职类人才的区别
        (1)人才培养规格不同: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细致的解读为既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方向、熟悉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又懂得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技术应用性人才。而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技能型人才,既通过互联网环境从事多种形式的网络营销活动、客户服务、商城运营等工作,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自主创业及从事商务类操作应用型人才。
        (2)就业面向不同: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跨境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视觉设计、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活动策划、跨境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市场推广等工作。中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为仓库管理、运营专员、物流专员、客服专员等。
        3.基于数据技术持续提升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
(1)崇尚三位立体式教学模式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三位立体式的教学模式,推行与跨境电子商务岗位实训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崇尚“自主、合作、探究”三位立体式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向学生主导转变,活用行业实践、亲身体验、独立调研等体验式教学方式。依照职业实训课程要求,引入企业实训、实战项目。
(2)用数据技术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将书证融通机制与“1+X”合理整合,用数据技术发现学生学习偏好和学习效果,深入分析院校、学生所呈现的技能数据,由此形成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特色和优势,并根据诊断与改进理念,动态更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发展,为学生就业创业夯实基础。
        4.考核与评价机制
        在课程学习评价中,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基于BTEC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课程考核评价观;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指标,收集教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加强对课程考核评价的管理。在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中,包含任务评价、项目评价、课程评价、职业素养评价等几方面,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引导学生采取相适应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采取的评价方式多样化,实行量化考核,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效果评价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总之,随着跨境电商行业在我国不断崛起相应所产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不断升级,然而市场人才供给和需求存在较大的落差。这就需要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确立市场导向,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不断优化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发挥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合力,利用数据技术从根本上解决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上的痛点问题。
        参考文献:
        1.“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及趋势分析[J]. 朱妮娜,吴莉.改革与战略. 2015(12)
        2.王红.基于创新创业的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20)
        3.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J]. 张夏恒.当代经济管理. 2017(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