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趣写话 有效策略促提升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赵丽华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全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赵丽华
        义乌市稠江第一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全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思维导图能辅助教师开展有效教学,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组织学生积极的进行多层次的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写作方法的高效策略。除此之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语文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段落、词句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语文内容,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趣写话;提升策略

        前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依旧有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作文教学中第一阶段的教学是写话,第二、第三阶段的写作叫习作。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那么就从写话的基础开始教学。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低年级起,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要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为学生收集大量的写作素材,使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得到发展。
一、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意义
        将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的发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思维导图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语文写话教学产生兴趣,还能够开发学生的大脑,让学生的头脑思维更加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会写作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运用优美的线条,以及就提示性的文字,感受写作中的乐趣。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被积极的调动,还避免了课堂过于枯燥、乏味,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其次,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写作能力以及知识文化水平,组织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的训练与指导,教师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训练方案,计划好每一个训练步骤应该达到怎样的目的,学生应该进步多少,要做到心里有数。思维导图在写话教学的运用中,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使教师能够在写作教学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方案进行反思和评价,能够在教学中适当的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刻的感悟教学内容。
二、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语文写话能力的策略
(一)优化命题训练效果
        人们的大脑神经是由多个从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神经构成的,大脑神经网络是大脑思维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具有发散性的网状图像。思维导图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大脑思维的基础生理机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协调学生左脑右脑的功能,使左右脑的潜力得以发挥,将抽象化的知识与想象思维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命题写话训练,让训练效果得到优化。


        例如:教师以“秋天的风景”为主要命题,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形成一个秋天的景色,然后利用思维导图将与秋天相关的一些元素列出来,如:金黄的田野、黄色的落叶、丰收的季节等,同时将秋天季节的特点进行描绘。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要求添加一些具体的内容,通过思维惯性将词语编排成一段优美的段落。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语言组织能力得以增强,写作素材逐渐增加。
(二)强化学生联想能力
        联想是通过客体在观察到的外界中某项事物,或者是人物出发的联想机制,从而联想到与观察到的人物事物相关联的内容。想象能力作为创造思维,是右脑控制的主要部分。目前,在小学语文的写话教学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学生观察图画不够仔细,并不能够理解图画中的主要内容,同时想象力不够合理,不能够将多种图画进行联系。因此,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多走进大自然,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的机会与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例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运用对比观察不同动物,以及不同种类的植物,培养学生正确的分辨意识,引导学生在脑海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联想,如学生观察花朵的时候可以联想到不同种类的蝴蝶,使学生了解一些动物之间细微的差别。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地展示到学生面前,使学生的联想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
(三)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基于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将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词汇描述、表达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词汇掌握能力、第二是结构编排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分清楚主次,并且将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联系,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运用过程中学习内容以及表达方法,能够抓住文章的主旨,建立巧妙的语言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记录,整理出关键的词汇以及重点知识,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清晰的语言知识结构。在构思写作内容时,就会具有较为清晰的写作思路,使学生获得布局能力的基础,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写话教学能够开发学生右脑的想象力以及左脑的思维力,让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力不断提升。
结论:
        总而言之,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写话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从不敢说、不敢写的过程逐渐过渡到敢说、敢写。同时,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话材料,让学生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对事物以及情绪进行详细的描写,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学将自己的心声充分的表达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梦凡.以思维导图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思维能力[J].知识文库,2021(03):77-78.
[2]吴有丽.巧用思维导图  提升写作效率——以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写话》为例[J].课外语文,2021(03):121-122.
[3]任燕芳.借用思维导图促进群文阅读——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5):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