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挺 张金亮 袁晶 黄鹏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 271000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开始重视素质教育,给高校学生带来全新的教育体验。为了进一步推动健康校园建设,文章基于当前高校与社区伙伴关系以及资源共享的建设重点,努力构建出文明和谐的现代高校校园,进一步提升高校校园师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强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健康校园建设;高校与社区;伙伴关系;资源共享
前言:
随着我国当前全民教育的普及,高校占有当前高等教育体系的近半壁江山。众所周知,当前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重视培养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以便毕业之后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岗位。所以在新形势下,各高校的校园建设应当受到教育部门以及相关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实时掌握当下社会发展最新动态,通过高校社区共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最新需求。
一、高校与社区伙伴关系建设及资源共享的重要价值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各高校在校园建设中也开始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高校与社区搭建伙伴关系以及实现资源共享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真实社会以及社会发展和自我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高校与社区之间营造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能够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质量。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各高校的校园建设应当积极和社区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的窗口。在探索高校社区合作教育得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社区资源进一步调整学校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与此同时各高校与社区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学习提升,是互利互惠的共赢关系。
二、共建健康校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体制的差别
首先,在高校与社区搭建伙伴关系以及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中,首先会遇到管理体制和后续发展的问题。众所周知,高校与社区属于不同的管理机制。随着共建关系的搭建,如何开展后续的系列活动不仅仅只依靠与口头允诺还需要系列的制度保障。因此,想要实现高校与社区伙伴关系以及资源共享急需解决管理体制以及后续发展的问题。
(二)评估机制的差别
在当前高校与社区实现共建校园健康的过程中,遇到的另一问题是评估机制的问题。在当前,共建健康校园过程中评估以及协调关系过于随意而没有被纳入到系统的管理体制中。因此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因此,想要平稳有序推动高校社区的共建工作,还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并在双方合作共建的过程中进行适当调整。
(三)经费问题
最后在高校社区合作共建的过程中必然应当考虑到实际的经费问题。在当前已经推行开展的共建活动中,经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活动经费基本是由高校负责。而在高校正常的教育管理中,并没有纳入。合作共建的预算因此只能由公用经费支出【1】。在这个周转的过程中,必然影响到合作共建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因此社区和高校应当将共建合作纳入到各自的工作区域,以申请部分专项经费供社区与高校共同使用,进一步推动共建以及资源共享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与社区伙伴关系及资源共享落实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健全高校社区伙伴关系和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
想要进一步推动高校与社区实现伙伴关系的搭建以及资源共享,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合作关系的保障机制,为双方的合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与环境。高校与社区伙伴关系构建离不开双方领导的。重视,无论是高校还是社区的领导,都应当站在利国利民的角度,重点提升高校学生以及社区居民的身心素质,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与休闲环境。一方面,在高校与社区伙伴关系及资源共享落实的过程中,还应当积极构建内部组织机构。为共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最后还应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督与激励机制,将高校社区共建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推动高校与社区资源共享工作
其次,在高校与社区伙伴关系及资源共享落实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众所周知,高校拥有安静和谐的校园氛围以及相对健全的健身设备和安静的图书馆体育馆。高校可以实现学校内部的资源对外社区居民开放,实现相关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与社区共建的学习平台为合作社区提供成人继续教育。充分发挥高校与社区合作的优势。
(三)高校社区合作开展医疗共享
另一方面,在高校校园建设的医疗环境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相关设备和医疗人员,因此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在高校与社区搭建伙伴关系以及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合作社区的医疗资源以及社区医院搭建社区医护人员走进学校进行医疗服务的平台,以更好的为高校师生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2】。另一方面,高校学生也可以积极组织团体活动。定期到社区,养老院以及福利院进行慰问,为其带来力所能及的帮助。在高效与社区合作共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为今后步入社会发光发热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高校社区合作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随着当前全民运动理念的推广和普及,我国居民开始关注自身的身体素质。社区体育器材以及广场舞的普及,在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社区内场地较小。因此,在高校与社区进行合作共建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自身器材以及场地的优势向周边社区提供体育培训的服务,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以及年龄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最终以点带面,以面带全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运动氛围,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全民运动以及全民教育的普及,高校所容纳的学生日益增长,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体验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各高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积极探索。高校与社区搭建合作关系以及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建设目标的提出,不仅为高校学生打开一个社会实践的新窗口,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师生的校园体验。与此同时,高校与社区合作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举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体育锻炼和自我提升的优质场地,有利于营造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金莹,邱宸.高校青年志愿组织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透视——基于C市X志愿组织的田野调查[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0,41(10):39-45.
[2]王思琪,尹若冰.高校知识溢出效应下的社区微更新探索——以上海同济周边四平街校合作模式为例[J].建筑技艺,2019(11):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