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农村初中生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杨秋
[导读] 家庭是培育孩子们各方面能力、意识、兴趣、素养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对促进孩子成长、发展、认知、提升的第一任老师。
        杨秋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初级中学       广西 南宁 530227
        摘要:家庭是培育孩子们各方面能力、意识、兴趣、素养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对促进孩子成长、发展、认知、提升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阅读氛围、阅读环境、阅读意识,直接影响着孩子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潜能的开掘、素养的塑造。家庭阅读氛围之于正处于认知转折期、迁移期的农村初中学生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一些农村地域,由于诸多因素制约,以致孩子们的视域相对狭隘,更需要在阅读浸润、洗涤、熏陶下获得认知的提升与需要的满足。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受到父母文化素养的影响,加之很多农村初中学生的父母并未认识到家庭阅读氛围之于孩子成长的作用。以致孩子们阅读素养的培育只能被寄托至学校。一旦孩子回归家庭,所经受的源自阅读方面的正面干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由于家庭阅读氛围的匮乏,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意识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也充分说明了营造良好家庭阅读氛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说明了以家长阅读带动的方式来促进农村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迫切性与现实性。基于此,本文重点就农村初中学生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途径开展剖析与探究,以期为促进农村初中生阅读素养塑造提供铺垫。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初中阶段的孩子普遍比较叛逆,且个性意识很强。其各方面能力、意识、素养的形成与内化,离不开家长的正面引导与积极督促,更离开良好环境的浸润与感召。而阅读是打开农村初中生心灵窗户的最好途径,也是丰富其思想情感、提升其认识能力、构建其良好习惯的必然手段。因此,加强对农村初中生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让迫切希望在知识的涤荡下获得健全人格塑造的每一位青春期的孩子重拾人生自信与活力,开启全新的认知发展旅途,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做好对农村初中生良好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呢?笔者经过长期实践与调研了解发现:首先,家长必须认识到家庭阅读氛围的重要性,进而在孩子回归家庭后,多抽取时间来督促、陪伴、引导孩子,使其慢慢形成基本的阅读意识;其次,家长也应多参与阅读活动,多和孩子交流、分享一些在阅读中的收获、认识、想法,通过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让孩子于内心深处感受到源自父母的关爱,以积极参与至家庭阅读领域,在阅读中汲取养分、提升能力、拓宽视域、丰富积淀;最后,家长应减少孩子阅读时的干扰与影响,为孩子安排独立的阅读空间,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带孩子去读书馆、阅览室等公众阅读环境,让孩子置身其中,以切实激活其自主阅读意识。而通过家长的努力,随着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农村初中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浓厚阅读兴趣、迫切阅读夙愿也会被慢慢确立起来,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自会逐步得到满足,健全的人格、完备的意识、正确的观念、高尚的品质必将得以形成。
        一、和孩子一起选择阅读书目,激活其家庭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农村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应从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入手。不论孩子对哪一方面的阅读书目充满向往(只要是积极健康、有益身心的书籍),家长都应给予全力支持,并多陪伴孩子去书店,鼓励其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切忌以家长的主观臆断为导向,强迫孩子选择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书籍。这一严重违背孩子意愿的阅读导向,势必会触发孩子反感,阅读兴趣的激发自然难以确立。而且,在孩子选择好自己喜欢的书目后,家长也应给予更多肯定、支持,让孩子感受到源自父母对自己阅读的赞许,进而在心中油然生起积极阅读的意识。同时,在孩子选择中出现难以判别、定位不准等问题时,家长则需要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以帮助孩子走出选择困难的误区。另外,家长对孩子阅读书目选择层面的认可与鼓励,可以为良好家庭阅读氛围营造奠定基础。


        二、和孩子一起参与阅读活动,培养其家庭阅读习惯
        家长在农村初中生阅读中的陪伴、参与、交互,可以于无形之间对孩子家庭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式的浸润作用,更利于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孩子开展家庭阅读时,家长应多抽出一些时间参与其中。即使家长不识字、或不会阅读,也应默默陪伴孩子左右,让孩子感受到源自父母的关爱,源自阅读的温暖。这种润物无声式的阅读参与,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无可估量的强大力量,为孩子家庭阅读习惯的形成夯实基础。而在孩子阅读中遇到问题、出现困惑、存在疑难时,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去分析、去争辩、去研讨,通过亲子之间的阅读互动,让孩子对在阅读中丰富积淀、在阅读中拓宽视域、在阅读中提升能力产生强烈认可,其良好阅读习惯也会慢慢得到形成。同时,家长还应为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让孩子根据课内所学的一些基本策略与方式,根据阅读内容的特性,科学驾驭细读、粗读、品读、精读、朗读等方法,逐步提升自身家庭阅读能力。
        三、和孩子一起构建阅读环境,开掘其家庭阅读潜能
        环境对农村初中生的阅读潜能开掘、阅读素养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此,家长应尽量倾其所有,在家庭内为孩子开辟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以避免孩子在阅读中受到一些不良感染与影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为孩子建立书房,购置书架,装扮书屋,使整个家中弥漫、飘散着书的芬芳,于无形之中对孩子以感染与熏陶。而在孩子开展家庭阅读时,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与影响,让孩子在安静、和谐、自由的阅读空间内投身书本,汲取养分。待到孩子完成阅读后,家长则可以让孩子为自己分享自己阅读中的收获,阅读后的感想等,通过亲子之间的深层次探讨、交流,来拉近亲子距离,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阅览室等阅读环境,让孩子在更为浓郁的阅读氛围感染下萌生积极开展阅读的迫切夙愿,实现对孩子阅读潜能的开掘。
        四、结论
        总之,阅读是促进农村初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最佳选择,更是促进其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品格意识塑造的必然途径。而加强良好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让身处农村地域的每一个渴望求知、期盼发展的孩子获得更多成功、成长、发展的机会,还可以使其在与作者会话、与文本对话、与世界交互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之可贵、生活之美好、世界之广袤,对应的阅读兴趣、习惯、意识、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更好发展。因此,农村初中生家长必须加强对良好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并通过对孩子阅读环境的构建、阅读陪伴的投入、阅读交流的开展,在孩子心灵与外界世界之间架设一座互通桥梁,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浸润、阅读的洗礼下积极投身家庭阅读,在“读”中“思”,在“读”中“学”,以切实弥补由于地域因素制约而带来的诸多束缚,在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内更好提升、更好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顾红磊,刘君,路晓英,夏天生.父母鼓励对初中生阅读自主性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6):89-94.
        [2]黄颂梅.为初中生打造良好阅读环境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5(01):126-127.
        [3]温远萍.对农村初中生自主阅读的探讨[J].生活教育,2014(04):48-50.
        [4]吕正红.创建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3):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