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积极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冯宗宝
[导读] 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专业课程体系以基础理论知识的实践化应用为核心
        冯宗宝
        山东省临沂市汪沟镇临沂电力学校   山东省临沂市  273408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作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专业课程体系以基础理论知识的实践化应用为核心,强调专业技术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质量有待提高。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中职学校传统人才培养理念中对德育教育教学认识不足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强化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中职教育;积极德育;班级管理
        引言
        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媒体信息给中职校园文化及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然而,大部分中职院校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实施管理时,仍然在应用传统管理模式,班主任教师这样的管理方式并不能与时代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并且还会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起阻碍作用。对此,中职学校应当及时针对网络泛滥行为进行及时调整,降低网络信息对班主任管理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而要想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必须严格制定网络信息监管制度,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为学生指引发展方向,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1中职学生德育现状
        从年龄角度来看,中职生基本处于14-17岁,正值青春叛逆期,有其自身的特点,部分中职生表现为心思敏感,情绪起伏波动大,容易和家长、教师以及同学发生顶撞冲突。甚至有反叛的同学会不计较行为后果,发生激烈对抗和做出某些极端事情。从行为修养看,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中职生,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对学校规章制度视而不见,迟到、上课睡觉、旷课时有发生,甚至吸烟、喝酒、打架。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存在着受教育者对现实环境及教育要求所作出的反映,与其原来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这一基本矛盾。因此,在中职生的德育现状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需要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过程。尽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积极德育方面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看到,部分学生的行为不良、道德失范,部分学生身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策略
        2.1构建校园网络信息制度
        随着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在校园中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校园文化正朝着多元化的态势进行发展,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也对学生成才发展起到一定影响作用。此时,大部分班主任也充分意识到校园网络信息化管理对于加强学生管理、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且应当及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网络现状制定合理的制度与规定,以此来完善校园网络信息制度。但是,从目前的各中职学校对学生管理情况分析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尺度也大不相同,评价体系也需要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信息化管理的层级构建也需要进行合理完善。由于以上诸多管理机制需要进行优化与完善,对于班主任德育工作也造成了不小的困难。而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需要在中职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信息发布机制,对信息内容进行合理分配与整理,通过层层筛选、甄别、编辑修改等过程后再向学生进行传递,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接收到健康、科学、积极的网络知识,以此来督促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还应当针对学生现阶段发展情况在学校创设网络监管平台、及时对学生实际情况、舆论、网络不良信息等进行筛选和处理,此外针对对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点评,并列举实际案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学校还应当增多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本校的编辑工作师资队伍进行壮大,使其逐渐熟悉和了解德育工作规律。

当学生重视对校园文化队伍的建设后,不仅会促进学生更加重视自身品德素养能力水平的高低,还有助于良好校园德育氛围构建,并为班主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2利用网络热点话题进行德育工作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者都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更是将“成绩”、“排名”当作是指导理念,导致德育工作中更多强调学生成绩,但对于中职学生思想品质、心理健康等,由于中职院校德育工作者理念滞后,开展德育内容较为落后,导致过多用传统文化所教方式教育学生,和社会现实存在严重的脱节,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兴趣泛泛,参与到德育活动中积极性差,影响整体中职德育教育效果。德育缺失对班级建设会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中职学生学习与成长。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工作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从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点中挖掘德育素材,在德育工作中引入新鲜的血液,让中职德育工作焕发生机。
        2.3强化德育教育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中的同步渗透
        中职学校课程设计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为主要形式,德育教育的理论性使其仅限于传统课堂教学之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育教育的作用。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德育教育与其它课程之间的融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其中,德育教育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渗透中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展开,而德育教育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则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内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章指出高校学生和谐人格塑造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即以基础理论知识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德育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融合能够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对高校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影响。以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为例,在德育教育与专业理论知识课堂教学融合的同时,还需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4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安全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衍生出杂草,譬如谈虎色变的校园套路贷、校园欺凌、霸凌事件等屡见不鲜。在开展班级积极德育工作时,更需要把学生的安全牢牢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聆听视频讲座、邀请专家现场辅导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理念,增强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和谨防负面心理影响的能力。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沟通,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5从环境建设出发,注重班级布置
        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其中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比如,教师可以将板报设计重视起来,组织学生一起选择与德育相关的主题,自己设计整体的风格。教师搜集与德育相关的资料。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板报,不仅可以拉近师生关系,还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到德育发展的重要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作用下,中职学校具有丰富的信息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此状态下,需要对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在新媒体时代下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指引方向。及时对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调整,有效实施强化的管理方式,促进德育教育更加规范化。基于此,中职学校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还需要充分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促进德育教育和新媒体的有效结合,积极促进班主任德育水平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游瑜娜.新媒体时代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J].科学咨询,2019,(12):145.
        [2]朱佳炎,尤艳.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J].参花(下),2018(3):128.
        [3]杭达.新媒体时代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山西青年,2019,(14):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