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营口市交通职业学校
摘要:语文课是中职学校当中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门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指导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注意一些基本的语法以及技能训练,充分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语文和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的运用能力,以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从学校的办学宗旨来看,中职院校是职业类的学校,其开展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技术性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从当前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现状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容乐观,学生很难快速地进入社会角色,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并且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较为薄弱,所以在工作当中很难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专业水平,在社会中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职业能力的意义
中职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包括多个层面的学习,首先,教师要在语文学科中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且中职语文的教学还要体现出语文学科教育的职业性。其次,教师还要将课堂上所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且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职业能力的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有关培养,有利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由于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需要国家培养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因此,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基于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职业能力为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合理的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利用职业能力引导发展钻研精神、创新精神,从情感态度上塑造敢于钻研、敢于创新的新型人才,而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历练,更是对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响应。其次,有利于促进中职教育改革。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等方面综合塑造,这必然会推动中职语文在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教学评价等环节作出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逐渐被落实,语文课程在新时期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好的展现。最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等维度不断提升自我,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融合,进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策略
(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
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有着天然的优势。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增强,所以在培育学生职业精神这一方面,语文科目的教学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职业教育,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内涵,为他们今后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中职语文老师一定不能光着眼于语文知识教学,还要在教学中不断渗透职业意识,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加深自己的职业意识,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要想改变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老师们就一定要自觉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认清中职院校的性质,坚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加强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为了有效地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加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以学生的职业素养切入,有意识地将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联系。
要改变以前一味保留学科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思想,教师需要积极地运用语文学科特性,加强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要的一面,应该保留对语文学科的重视。不能过分减少课时或者删减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时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还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专业,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就业,尽可能地发挥语文课对未来学生职业生涯的积极作用。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方式能更好地适应学生,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应该陪同学生一同进行研究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教书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教师还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三)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工匠精神
课外阅读是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涉猎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鉴别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目前,许多中职生对待课外阅读态度敷衍,阅读效果十分不理想。针对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渗透工匠精神,促使学生专注阅读,深入探究,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在中职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课外阅读渗透工匠精神,学校应当借助校图书馆等作为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载体,并且倡导学生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同时也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如让学生写阅读心得、阅读感想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渗透工匠精神。
(三)在写作中培养职业和学习能力
中职语文老师还要重视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写作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虽然在信息化的社会当中,信息储存和交流的方式都已经逐渐电子化了,文字写作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小了,但是书面写作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老师们一定要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语文老师可以定期安排写作课程,让学生们能够在长期的练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促使其语言思维的更好建立,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语文老师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主题征文比赛,让学生们围绕相关主体进行写作,并根据写作的质量评定等级,选出最佳征文。通过这类写作比赛,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增强。
(四)关注A职业需求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社会对中职生不认可,通常不是因为中职生职业能力弱,更多的是因为其文化素养不高,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文化底蕴。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不能再一味地注重字词句段的教授,更要注重语言的运用与实践。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和专业需求,在加强识字与写字能力训练的同,关注学生的发展,还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合理运用每一课时,从基础知识、文学欣赏、口语交际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让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有收获。教师还应注重运用多媒体等教具,重视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变得更有趣、更具吸引力。
结束语
中职语文教学状况分析,中职学生的职业教学不能急功近利,学校和教师方面要改善中职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瑜.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J].知识文库,2020(23):76+78.
[2]张雯.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分析[J].汉字文化,2020(20):94-96.
[3]孟海花.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154.
[4]刘素琴.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J].课外语文,2020(15):109-110.
[5]行琴霞.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课外语文,2020(0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