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珍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索多西乡第一小学 西藏昌都市 854000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定的阅读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知识奠基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走在前面,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广泛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营造良好氛围,创造阅读环境;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改变阅读态度。基于此,文章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的策略,进行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前言
小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阶段中,教师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详细的说,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在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在兴趣的引领下利用自主阅读的过程主动收获学习知识。以下结合具体教学情况,从几个方面分别对其进行了介绍。
一、营造良好氛围,创造阅读环境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借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其创造阅读环节,在此基础上构建有趣、生动的小学语文课堂,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起着积极的影响。一节优秀的阅读课堂,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因为小学生处于天真烂漫的阶段,他们还未形成固定的思维,再加上拥有极具强大的好奇心,所以可以提升他们对简单的阅读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这一方面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基于故事的环境背景之下,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1】。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7《怎么都快乐》一课时,笔者为了使学生可以正确的认读文章中的生字,以及可以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且可以在学习完这节课知识后,可以从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体会到与他人相处的快乐,懂得为他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的,且可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同学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与那些人玩耍的,你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是否感觉到快乐?你们都玩什么游戏呢?生1:小郑、小孙、小李三个一起玩。教师说:你们都玩什么游戏呢?生1:我们一起玩跳绳。生2:小梁、小田两个人一起玩,我们一起玩踢毽子。教师在听到学生的回答后,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学生所说游戏的图片和视频,借此让学生可以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到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范围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外教学的有效开展,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结构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基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学生推荐了富有趣味性的课外阅读书目,促使学生在主动展开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将课外阅读书籍中的知识进行更加有效地掌握,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2】。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4《小马过河》一课时,教师首先应该根据趣味性的原则,为学生推荐了《少年版水浒传》、《舒克和贝塔》、《格列佛游记》等中外经典小说作品,并引导学生利用查字典的辅助方式,开展对于这些小说名著的整本书阅读。学生们在课外阅读活动的参与中,还可以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在学生遇到阅读难题的时候,也可以向老师或者家长进行咨询,从而将阅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我们还为学生开设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对于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有效地拓展,帮助学生找到共同的爱好,从而更好地收获友谊。通过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促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并使得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逐渐提升语文自主阅读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优化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教师、课本、黑板”的教学表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应整合教学资料,创新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当然,教师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过程实现现代化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将多媒体技术教学运用其中,使学生可以在观赏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结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语文阅读兴趣【3】。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时,教师可以以“文章主题”作为故事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了相关的素材,并将其剪辑为一部长为5分钟的微课教学导入视频。通过以多媒体教学导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呼风唤雨的世纪”文章内容。学生通过对多媒体导入视频的观看,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对“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四、转变教学观念,改变阅读态度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应该注重降低学生的作业量,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当然,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时,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阅读教学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势必会产生厌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应当转变教学观念,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改变学生的阅读态度。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可以先不开展课本教学,而是让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自己在阅读中整理的好词好句,或者组织一些游戏化的活动,如成语接龙、飞花令、情景剧等,通过趣味化、开放性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将阅读中学习的知识运用出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巩固课外阅读的效果。同时,学校也要重视语文课外阅读,定期举行一些大型的课外阅读类活动,比如举行读后感征文活动、读书演讲比赛等,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官网等宣传读书的益处,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读书课程,从多种形式出发来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在校园内营造出浓郁的读书氛围。
结语
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授给他们科学的阅读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希绚.小学语文提高阅读探究效率的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0):129.
【2】齐国琼.重视教学策略 提高阅读实效——略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运用[J].新课程,2020(20):69.
【3】王菊彩.快乐阅读,照亮心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