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徐娜 彭立南 李颖南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目前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并且素质教育的发展将进入重要的阶段。
        徐娜  彭立南  李颖南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中心校   1665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目前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并且素质教育的发展将进入重要的阶段。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我们教师不可缺少的话题了。所谓有效性,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作为一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有一些这样的思考:
        一、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大家都知道,理想的教育应该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一堂课学生所容纳的知识就是有限的。短短四十分钟的学习,学生很难做到更好的积累。所以我们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做出课堂,去接触更多的社会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只有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才可以广泛地、综合地、跨科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上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介绍贝多芬当时写作的背景。这些都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果指导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这样学生则不仅要了解了课文内容,更能深深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对课文的理解有了质的突破。在教学《烤鸭》一课时,学生在课前查阅了大量有关北京烤鸭的资料,可以说理论上他们了解的很透彻。但学生就是不能很好的体会北京烤鸭的独特,针对这点,我就让学生演烤鸭店的老板,你想怎样推销你的烤鸭,这样每个学生都很愿意参与,都努力想把自己的烤鸭买出去。这就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给他们充分发挥的能力的机会。


        二、训练学生的各种技能
        语文学科的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只要语文学习好了,你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才会得到有效的发展。语文学科的学习就是一种技能训练。而这种技能训练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放过每个能训练学生技能的机会。为了训练学生语言的运用,我常常在班级里搞一些小比赛。如:词语接龙,我做你猜、根据图画猜成语、歇后语运用比拼等等。学生为了取得小组比赛胜利,每个同学都精心准备,查阅资料,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积累的一个过程,这样他们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去完成。那么展示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表达和运用的能力。通过这些小小的活动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各种技能。在班里我还常常组织一些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等等活动。在每次的活动中都给学生营造无拘无束的形式和热烈的气氛,活动的每次设计业都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样会使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渴望成功,这也便形成了自我训练的动力。只有将活动和训练学生的技能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学习创造力
        创造力来自于实践,语文课的种种活动又立足于实践,学生的很多创造思维和创造才能都得以在这儿施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要放开手让学生们自主活动。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我都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让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记得那次刚刚学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让同学们给学校、社会、国家提提建议,你们都有什么好的方法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同学们真是各抒己见,想法各异,他们都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讨论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是现在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要义不容辞去研究的问题。很多人已达成共识,但不够重视,随意性大,缺乏计划性。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有指导的义务;作为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活动课的管理,使活动课有更多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