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青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神马幼儿园, 河南省平顶山市467000
摘要:自然与幼儿园之间有着紧密衔接的关系,是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一大资源宝库,对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清晰的眼光看待自然资源,建立符合幼儿教育需要的自然教育。要在强调回归自然、尊重生命、贴近生活的教育理念下,有效开展幼儿园自然教育。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自然教育,促进幼儿在自然中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自然教育;有效开展;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阶段的自然教育,很多教育工作者也意识到了幼儿阶段孩子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带孩子一起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更加真切的感受自然万物之美,激发幼儿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这更是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
一、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1、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内涵
自然,即指要尊重事物的内在质性与规约,要顺应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变化。幼儿园中所提到的自然教育,它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遵循自然原则下的教育课程,更是一种教育方法。该课程必须符合幼儿园课程的规定,符合幼儿园幼儿的学习成长规律,同时要符合自然的质性规律。
2、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特征
目前幼儿园的自然教育主要呈现以下四种特征,也是幼儿园自然教育开展的“终极目标”,即引导幼儿“回归自然、尊重生命、贴近生活、释放灵性”。首先,回归自然,即让儿童教育能够顺应自然、回到自然,利用自然中的原生态资源,打开幼儿与自然之间的信令通道,实现自然教育;其次,尊重生命,即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然中的点滴生命,与幼儿园生命教育相结合,让幼儿能够明白生命之间的个体差异,学会尊重生命、呵护生命、保护生命;其三,贴近生活,即所开展的自然教育要贴近幼儿的一日生活,要让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感受到自然无处不在;其四,要释放灵性,即要尊重幼儿对大自然本能的喜爱与亲近,鼓励幼儿释放这种灵性,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在自然教育的学习中获得无限的认知与活力。
二、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有效开展对策
1、走近自然,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强化体验教师在落实开展自然教育教学时,必须将幼儿带入到真实的自然生活中。让幼儿能够认知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在真正的自然环境下去体会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并不是要求教师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而是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做教学补充。如利用自建花园、果园、菜地,利用大棚等,这都是幼儿教师开展自然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也能够为自然教育的实施提供真实的、具体的场景。能够让教师跳出原有的课堂教育束缚,给幼儿走进自然建立通途。当然,幼儿教师也要保证在开展户外课程教育中对幼儿的保护措施,要确保幼儿的安全性,这样的自然教育开展才有效。
2、捕捉细节,在细致的自然观察中发现问题
幼儿在自然体验、自然感受的过程中能够获取、捕捉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是静态存在的花草树木,还是动态存在的风鸟鱼虫,这都让幼儿产生了无穷的探知欲、无穷的探索欲。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带领幼儿捕捉细节,在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中发现问题,找准自然教育教育的切入点,落实教育工作。
如在开展《我和小树做游戏》这一自然教育活动时,幼儿教师带领幼儿走入到了小果园之中。带领学生去欣赏果园中各种环节各种各样的果树,如枇杷树、梨树、杏树等。不同的树木从它的外貌、茎叶、果实上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就可以让孩子们分组观察,有的为“枇杷树”组,有的为“梨树”组。让幼儿们建立属于自己的观察日记,围绕一棵树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和记录结果,探究自然中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形成科学认知。这样能够将自然教育的学习主动权真正还给幼儿,孩子们也能够在自然参与中真正的感受自然教育。
3、情境创设,在有效的自然回想中加深理解
并不是每一节课教师都要带孩子们到自然中进行课程实施,尤其是在一些天气不好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课堂内的自然教育教学。为了遵循幼儿的学习需要,建立趣味的自然教学课堂。
幼儿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满足幼儿的学习期待。通过视频、多媒体的播放等形式,直观展示大自然。同时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幼儿闭眼想象,在回忆回想自然中在大脑建构自然画面。如在大班开展《春日图》这一自然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就可以基于视频多媒体关于春的播放,让幼儿回想,自己对春的认知,春的画面是什么样的。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有的说春是充满花的世界、有的说春是脱掉棉外套的季节。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春日图描绘,这一自然教育便在情境教学法融入下十分有效。
4、区角活动,在趣味的自然活动中实践参与
环境是无声的语言,我们可以把自然教育浓缩在区角庭廊、各个功能室,把大自然浓缩进幼儿园,将绿化融娱乐、教育功能于一体,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区角活动,让幼儿真正有机会实践参与,感知自然,做自然教育的实践教学补充。如在开展《小蜗牛》自然教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课程学习。建立“蜗牛家园”。为蜗牛宝宝搭建菜地,提供蔬菜、土壤、水壶等。让幼儿们进行蜗牛饲养和。在一天又一天的呵护与等待中,属于幼儿的蜗牛成长日记以观察记录的方式呈现,幼儿以最直接的实践获取了自然体验,同时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与色彩,自然教育的教学有效性也大大提升。
结束语:
总之,自然教育作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是幼儿学习参与的重要课程。它对培养幼儿的健康体魄、生活能力、语言发展、科学头脑、艺术兴趣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要想推进自然教育的有效实施,就必须领悟自然教育真正的内涵,要立足自然、进行自然教学,这样才能够亲近自然,发挥自然教育的别样作用。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日常生活、游戏中幼儿自然观察者只能的培养” 《早期教育》2006(11)
[2]赵婉黎:“儿童心理理论对教育的启事” 《早期教育》2006(7)
[3]纪亚梅:“冬去春又来-自然教材的合理运用”《早期教育》2006(3)
[4]郑黎丽.幼儿园琴自然园本课程的构建,2019(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