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
中江县玄武路幼儿园 618100
摘要:绘本读物是幼儿课程的有益补充,在促进幼儿养成健全人格、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教师从增强阅读兴趣、丰富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等方面优化绘本阅读实施策略,可以更高效地引领幼儿感受绘本阅读的魅力,从中汲取更加丰沃的成长因子。幼儿对绘本读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和较高的喜爱度。准确把握绘本阅读的价值取向,持续优化绘本阅读的实施策略,对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指导;常见误区;对策
引言
幼儿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其对于幼儿在以后小学、中学等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幼儿教育阶段帮助幼儿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幼儿的后续学习更加稳定高效,同时在幼儿园的学习中,也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其后续更加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当前的幼儿教学中,幼儿绘本阅读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不过在其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于幼儿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其中的误区做出深入的探讨分析,并且科学地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保证幼儿教育工作质量更佳。
一、幼儿阅读绘本指导中存在误区
(一)指导过程模式化
在幼师对幼儿进行阅读绘本指导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会对幼儿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有可能会导致幼儿园在该项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产生浪费的情况。其中指导过程模式化便是一个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幼师在进行幼儿阅读绘本指导的过程中采简略的讲解方式,并且对于绘本的故事内容进行剖析,这便降低了教育工作的质量,也使幼儿的学习阅读效果无法达到最佳化。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便是由于这一部分幼师对于绘本阅读指导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所以也不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过程,进而导致指导过程模式化、流于形式的问题出现。
(二)教学措施随意化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学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措施,然而在当前的教学期间,往往存在教学措施随意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幼儿幼师并未对绘本进行全面讲解,而是讲解一部分,随后令幼儿自行阅读,这样不但达不到教学效果,还会使幼儿对于故事寓意产生曲解。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由于部分幼师认为绘本阅读仅供幼儿阅读娱乐,并非学习技能与知识的途径,这样便使幼师并不重视绘本阅读,所以采取的措施也比较随意化。
二、幼儿阅读绘本指导的有效对策探究
(一)结合幼儿性格特点合理选择绘本
绘本比较其他幼儿读物,其优势在于可以通过简单大幅的画面,对幼儿日常较难理解的哲理内容进行表述,便于幼儿理解;从美学层面进行分析,绘本鲜明的颜色、清晰的构图、完整的画面,均会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大幅画面与文字的有机融合,为幼儿理解绘本内涵做好铺垫。但是,绘本种类繁多,教师需要依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分阶段地做好绘本筛选工作,以此保证幼儿绘本的质量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首先幼儿教师需要与幼儿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可以通过电话、微信或者调查问卷的方式与家长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主要包括幼儿喜欢的音乐、动画片、人物角色、舞蹈、绘画等方向的内容,在充分了解班级中每名幼儿的兴趣后做好整理工作,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去选择绘本读物。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选择绘本读物,幼儿园一般分为小班、中班、大班以及学前班这几个类型,每个类型针对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中小班幼儿与学前班幼儿在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上就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也就说明在选择幼儿绘本读物时不能够“一刀切”,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去选择合适的绘本。
对于小班、中班,幼儿教师需要选择一些比较浅层次的绘本读物,此阶段的绘本读物以色彩鲜明、内容简单为主,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积极性。而对于大班以及学前班的幼儿,浅层次的绘本读物已经不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了,幼儿教师需要在众多绘本中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带有文字的绘本,也可以增强幼儿的识字能力,借助幼儿绘本初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幼儿教师在选择绘本读物时还需要重点考虑其中的主题内容,尽可能选择与幼儿生活有直接联系的绘本,这样幼儿在阅读时能够产生一定的熟悉感,这种熟悉感会促使幼儿主动将自己的生活与绘本中的生活进行对比,使幼儿愿意主动思考绘本中的内容,这样幼儿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发展。对幼儿来说,绘本的吸引力也更大。同时无论是什么题材的绘本,都要保证其中的图画色彩是鲜艳的,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关键就在于绘本的色彩,幼儿阅读绘本,首先受到刺激的就是视觉,而且色彩鲜艳的事物才能够充分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因此,在进行绘本读物的选择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那些色彩鲜艳的读物。
(二)设置悬念,引导阅读
在绘本的选择上,家长与教师会习惯性的从自身出发来选择合适的教材,但不是所有的绘本都能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教育初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带领幼儿进入绘本中描绘的故事世界,进而鼓励其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可将绘本问题抛给幼儿,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阅读《三颗星星》的故事时,教师可以问幼儿:“哪位小朋友可以描述一下天上的星星是什么样子吗?”鼓励幼儿大胆回答。还可以问:“大家都见过天上的星星,但是见过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星星吗?”幼儿可能会说,见过或者没见过。教师再问:“那马路上的车听星星的指挥吗?”幼儿听到,立马会被悬念吸引,促使幼儿跟随教师的节奏开展阅读,积极探寻答案。
(三)采用多样化、融合式的绘本阅读方法
幼儿绘本乍一看是简单的读物,实际上蕴含大量的信息。一册或一套绘本读物,包含封面、扉页、环衬、正文、封底等部分,以及单幅或连续图画的形状、颜色、组合、视角等阅读要素,需要幼儿综合多方信息、解读绘本述说的“未知世界”。教师是联结幼儿与绘本的“纽带”,可采取个人阅读、分组阅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单幅画面阅读、一册绘本阅读与整套多册绘本阅读相结合,师幼阅读、亲子阅读与幼儿园家庭协作阅读相结合等方式,带领和组织幼儿畅游绘本阅读的海洋,挖掘绘本的语言、社会、健康、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育人功能,推动“图画+语言”向“图画×语言”质的变化,帮助幼儿从小在心里播种崇真、向善、尚美的种子。
例如,在有声绘本《好脏的哈利》中,哈利在逛街时变成了一只白点分布、不爱洗澡的黑狗,虽然好“脏”,但是俏皮、可爱,深得主人的喜欢。因此教师把握这种有趣味的情节,既能使用二维码进行有声的阅读,也可进行无声的默读,让幼儿寻找和分析哈利为让主人认识而使用的招数,实现了绘本有意思、成长有意义的衔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绘本阅读指导极为常见,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不但对于儿童的成长大有裨益,还能提升幼儿教学的质量。所以需要将对于其中所存在的误区进行总结与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此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婷婷.试析幼儿绘本阅读指导常见误区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37):81+83.
[2]诸瑜.当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普童话,2020(08):166.
[3]彭迎萍.试析幼儿绘本阅读指导常见误区及对策[J].学周刊,2019(32):178.
[4]刘苏晓.幼儿绘本阅读指导常见的误区及改进策略初探[N].贵州民族报,2018-09-19(A02).
[5]李霞.试析幼儿绘本阅读指导常见误区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8(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