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张建华
[导读] 口算既是一种最基本的运算方式,又是低年级学生以后学习更复杂运算的基础,是帮助低年级小学生锻炼数学逻辑能力、初步形成数感的重要途径。
        张建华
        泸定县冷碛镇中心小学校626101
        摘要:口算既是一种最基本的运算方式,又是低年级学生以后学习更复杂运算的基础,是帮助低年级小学生锻炼数学逻辑能力、初步形成数感的重要途径。口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生活成为一种常态,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汲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而随着教育的改革,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老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断地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改革过程中,游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方法引起了众多教育学者的关注。整合游戏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优势。
一、开展小学口算能力教学进程中遇到的困境
        面对当前小学口算能力教学,遇到很多难题。首先缺乏恒心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遇到相对简单的题目容易粗心,没有真正达到解题的目的。而反之相对于较难的计算题,没有养成化繁为简的学习习惯,缺乏逐步攻克难题的意识,使解题步骤较为混乱,毫无章法。其次,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对于计算题来说,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是刻板的,没有生气的,但在复杂多变的计算题型中,不但需要结合书本中的计算题的步骤和思路,更为重要的是要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于教师而言,在指导小学生学习口算的同时,过于强调答案的重要性,从而忽视对于整个口算题目的过程的教学思路。从而误导学生采用错误的思考方式进行学习,也是教学的一大困境。除此以外,教师的教学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促使整个口算教学过程过于空泛。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克服自身的困难,在口算能力培养的进程中互帮互助,相辅相成,打造新型的学习数学口算技能的教学模式。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一)设计练习,促使积极参与
        在课堂新授后,要想让学生更熟练深刻地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有层次的口算练习。由浅入深、由窄变宽、层层递进,带着要求和目标去练习。此外,也应避免大量的形式单一的枯燥练习。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仅仅是做口算题,没有生动形象的有趣情节,这无疑是枯燥乏味的,难以长时间吸引孩子的注意,重复机械的练习,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口算的学习有害无利。因此,教师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应避免直接呈现题目的口算习题,要给一道道口算题“穿好衣服”,赋予他们“生命”,使口算训练“活起来”,让孩子们和“有血有肉”的口算题一起“玩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游戏玩耍中渗透口算技巧,提高口算效率,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中,教师可以运用竞赛的练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运用“四人小组竞赛法”“班级抢答”“限时口算法”等方式进行训练,竞争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班级学习气氛调动起来。
        (二)以学生为本,适时展开个性化教学
        教学的主要对象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如果过于忽视学生的需求,只追求空泛高指标的教学效率和耀人的教学成绩,最后也只能是揠苗助长。因此教学工作者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口算过程中的心理生理状态,并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其真理,获得最有效传授方式。以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这一课题为例。

首先教学工作者要懂得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都是各异的,在数学的教育环境下,同学呈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扼杀学生应有的学习弹性,要对有个性化发展的学生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如果过度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会导致在今后的学习生涯都烙下了深刻的烙印,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引入加与减的算法,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对算法的理解,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要观察聆听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开展接下来的学习环节。这样就可以达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与此同时,也拉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学任务得到有效开展,这也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关键点。
        (三)训练模式提倡以“生活化口算”为主,以“可视化口算”为辅
        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课件、白板、板书等形式向学生呈现一道道完整的计算题,让学生看着每道算式进行口算。这种方法不能说不好,但反观现实生活中口算的应用场景,如在菜市场、商场购物,抑或是批阅试卷进行统分的时候,我们往往是通过听到某个数据或者看到某个数据(不是完整的算式),然后进行心算报出答案。而“可视化口算”的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减了学生的心智活动和口算水平。为了验证这种方式的弊端,我们课题组成员特意安排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以某小学五年级6个班的全体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选取8道熟练的口算题,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教师口头报出题目,让学生进行口算,结果显示全部正确的仅有21.32%,平均错误率达到了44.51%,远远超过了课标中要求的4%。
        【实验2】抽取某小学五年级6个班若干名学生,让他们来统计一个班数学试卷每个人的总分(每张试卷中每一大题都标示了减去的分数)。这其实就是考验每个人的口算水平,结果发现,平均一张试卷的统计时间是2分18秒,平均统计的错误率是42.3%。由此可见,平时在“可视化口算”模式训练下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口算技能的时候,其效果和准确率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在训练学生口算能力的时候,要以“生活化口算”为主,以“可视化口算”为辅。也就是在口算训练时采用教师口头报题或者课件展示某几个数据的方式(不是完整的算式),让学生快速合理地口算,或是让学生参与试卷的统分活动,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贴近现实生活的口算应用场景,来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四)课堂进度把握
        将游戏引入教室需要老师控制整个课堂教学进度。小学学生比较好奇,喜欢探索,控制能力不是很好,但是将游戏化引入课堂决定了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扮演总控制的角色。在教室中添加游戏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知识渴望,并允许他们通过探索来学习。在此过程中,如果老师没有掌握学生在游戏中的行为与细节,可能这种情况给课堂带来了混乱,老师无法控制场景,降低教学效果。所以,在游戏化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掌握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行为特征,规范学生在玩游戏时的某些行为,并保证课堂秩序正常。同时,不要忘记在游戏中强调课程的内容,将游戏与课程同步。
结束语
        口算教学注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要继承口算教学中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跟紧时代潮流,随着新课改的步伐创新口算教学,做到以学生为本。重视低年级计算教学,抓低促高,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惠.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J].读写算,2020(30):102.
[2]柳明欣.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4):73-74.
[3]方芳.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0(18):92.
[4]胡万文.浅谈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8):91-92.
[5]陈涛.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措施[J].内蒙古教育,2019(12):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