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巧用数学思维突破《田忌骞马》教学难点”中初探学科整合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罗康程
[导读] 笔者从事多年小学高年级的的语文教学工作,对多次上过的《田忌赛马》一课总感觉不尽如人意
        罗康程
        贵州省凯里市剑河县城关第四小学   贵州省 凯里市 剑河县 邮编556400
        摘要:笔者从事多年小学高年级的的语文教学工作,对多次上过的《田忌赛马》一课总感觉不尽如人意,一次偶然从物理书看到速度问题,巧用数学思维重新设计教学解决了学生对“田忌第二次转败为胜的原因”这个教学重点难点。并从中联悟到学科教学整合,初步探索了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
        关键词:田忌骞马;初探;教学整合
        笔者从事多年小学高年级的的语文教学工作,《田忌赛马》这一课来来去去不知上过多少次,但每一次上过之后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学生对“田忌第二次转败为胜的原因”这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只是表面上模棱两可地机械地接受,连笔者自己都觉得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有一天笔者偶翻物理书,看到关于速度的问题,于是突发奇想:《田忌骞马》不就是关于一个速度的问题吗?我立刻重新改写教案,重返课堂,把《田忌骞马》又重新上了一遍。再经过课后反思,现把突破“田忌第二次转败为胜的原因”这个重难点的教学设计:
一、列举恰当的数据,分析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的原因
1、假设田忌和齐威王的上中下等马的速度(所设置的速度不一定精确)分别如下:
 
2、让学生根据上表做一个简单的减法运算,即让田忌的各等马与齐威王相应的各等马进行比赛:
61-63=-2  58-60=-2  55-57=-2
结果列表如下:
 
从上表显而易见,田忌三场都输了。
二、再次列举恰当的数据,分析田忌第二次转败为胜的原因
照孙膑教田忌的办法,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让学生重新对上表进行运算,结果如下:
 
55-63=-8   61-60=1   58-57=1
根据上表可知,田忌两胜一负终于取得了胜利。转败为胜了。
三、设置不恰当的数据给学生布疑,进一步理解孙膑巧妙观察到“齐威王的马虽然比田忌的快,但快不了多少”的思想精髓所在。
上面的“一、二”步只是解决了田忌赛马第二次转败为胜的其中必要原因,但其真正的原因还没解决。爱动脑筋、爱动手操作的学生可能会发现,如果假设一些不恰当的速度,无论如何,田忌怎么也赢不了。这时,可以鼓励同学们各自假设一些速度,他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
1、假设田忌和齐威王的上中下等马的速度分别如下:
 
3、让田忌的各等马与齐威王相应的各等马进行进行比赛:
61-66=-5   58-63=-5   55-60=-5
 
结果,田忌三场都输了。
4、调换各等马的出场顺序,再进行比赛:
55-66=-11   61-63=-2   58-60=-2
 
结果,田忌还是三场都输了
5、这次的数据假设,为什么田忌两次都是输的呢?这时再引导学生去理解孙膑巧妙观察到“齐威王的马虽然比田忌的快,但快不了多少”的这句话,学生心里就会豁然开朗,彻底明白了田忌第二次转败为胜的真正原因是田忌的各等马比齐威王相应的各等马慢不了多少,进而推测出田忌的上等马有可能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中等马比齐威王的的下等马快这个结论,从而才得知孙膑大胆地推测出田忌“只要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的原因。
6、讲到这里,就完全可顺势引导学生去学习孙膑善于观察、精于推理的思想精神了。
        
        可见,各个学科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其教学方法也不是绝对分开的,相反,各个学科的思想、思维方式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如果善于大胆去探索运用,你会发现教学原来是这么妙不可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的配合”,“让语文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进行学科整合,可打破学科界限,借助各学科的形式或特点为语文教学服务。
        现在的教育教学走“学科整合之路”是大趋势。上面的案例就是典型的的语文与数学学科整合。当然,语文还可以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
        一、语文与科学学科整合
        课文中的许多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抽象的、困难的。在这个时候,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就学习内容而言,我们不妨借鉴自然的视觉演示进行语文学习。
        在《捞铁牛》一课中,事情发生在宋代,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怀兵是如何利用水的浮力钓到一头铁牛的,与现代的捕鱼水平相差甚远,所以很难理解。在教室里,我向学生们演示了减沙的过程,一艘船浮上来,绳子越来越紧,一头铁牛被拉上来。它再现了怀兵钓铁牛的动态过程,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讲解新颖有趣。这样,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形象化、趣味性探索的过程中,得到老师及时、恰当的指导,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尝试,使他们在自主体验和有趣观察中,将自己的学习需求转化为内在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语文与音乐学科整合
        音乐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能给学生无限遐想。优美的旋律可以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将学生的思想引向广阔的时代。《月光曲》的第四段集中讲述了可怜的兄妹听到贝多芬演奏第二首歌时联想到的场景。在阅读时,学生们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会想到月亮、云、海和波浪而不是其他场景?要突破这一困难,就要联系音乐知识,启发学生思考贝多芬当时钢琴音乐的节奏、力度和速度,以及他们从《兄妹联谊会》文本中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掌握微光、穿越、吹起强风、滚滚巨浪、一个接一个、澎湃澎湃等词汇。让学生认识到当时演奏的旋律可能由慢变激昂,节奏可能由慢变快,力度可能由弱变强。为了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及时播放与课文一致的《月光》相关段落,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体会。这种横向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为学生情感阅读铺平了道路。通过对曲调的节奏、力度等要素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贝多芬当时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如此优美的曲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凡是涉及到相关学科的知识点,我们都可以进行相应的整合,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