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有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3小学 830002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快速发展和车轮式的前进,有关于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这个热门话题在老师、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已经成为茶余饭饱后的常见讨论。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促进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思维交织、情感交融的重要环节和渐进阶梯。小学课堂教学的良性高效评价过程,有利于老师将自身独一无二的主观意见、感受、想法以及富有建设性指导建议毫无保留地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近期学习、生活和实践了如指掌,分析自身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争取进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一、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有两种格外极端、不可思议的现象存在:一种是无比狭隘的消极评价,换句话说就是老师对学生鲜活光亮、激情洋溢、朝气蓬勃的生命形态的置若罔闻和熟视无睹,对完全失控、无法控制的混乱课堂破罐子破摔般的无情放逐;另一种是尤其放纵的积极评价,也就是老师毫无原则、反覆无常、捉摸不透地包容所有形形色色的学生千变万化的课堂信息,并打着“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给予学生夸张的赞扬和肯定。所以说,探究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策略刻不容缓。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1.营造理想氛围,实施“相互促进”的评价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闭着眼毫不费脑地就可以想象,古今一辙、墨守成规、死气沉沉、黯然失色的评价方式想要引领小学生在课堂中昂首挺胸、大步向前地投入学习简直比登天还难。所以说只有营造美好和谐、严谨祥和、开心快乐、轻松愉悦、热烈活跃、互助互惠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满满的求知欲,思维大胆活跃,善于动脑,乐于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质疑,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教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学习和生活直接进行评价,即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内心深处的声音,允许学生自由发挥,采用非语言形式传递评价结果;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即学生通过回顾自身的成长足迹,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板,并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措施,从而找到自我增长点,不断提升自我;更要有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即同学之间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2.创设生活情境,采用“因材施教”的评价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百花齐放的年纪,他们性格特点各不相同、想法思维大相径庭、目标追求各有所异,所以他们在数学课程学习的表现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室在公平公正、大公无私评价的基础之上还要兼顾每一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情境,采用“因材施教”的评价策略。因材施教,考虑和照顾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性格爱好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全面覆盖了每个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强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遨游的信心,基本上解决了教育部关于小学数学学习的统一要求、严格标准与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理念的矛盾。
在数学命题时,教师要尽其所能地选择学生周围的、身边的、了解的、熟悉的、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合理创设生活化、通俗化的教学情境,展现数学的来源于生活又回归服务于生活的应用价值,并格外注重其延展性、可能性和开发性。同时借助学生自出生以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激发学生的评价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巩固了学习的零零碎碎的知识与无所不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了解题方法和思路,提高了学生获取整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的师评、互评以及自评提供了一个尤其良好的依托。
3.借助多元目标,形成“多维阶级”的评价标准
新课程理念提出: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评价,对老师来说,各种各样学生的个人潜能、资质和天赋之间不仅仅在质与量上大相径庭,而且在潜力发挥的程度上如八仙过海一般,各显神通,所以既要关注不同层次、性格各异的学生数学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掌握,更要关注他们个人情感与处世态度的逐步形成与稳定发展,尊重和正视学生的多元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在跋山涉水中的变化与发展:无论是路途遥远的艰苦和心酸,还是马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形成“多维阶级”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彰显个性、展示思维、放飞梦想。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分析、检查和验证教学成果及其成因为目的的评价,它能作为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和高度的依据;它如同一份体格检查,是对小学数学课堂现状进行的一次科学严谨的合格诊断,有利于决策或改进教学方向。只有掌握正确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策略,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无限发展性与可能性,永远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于鑫.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0).
[2]?吴玉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80.
[3]?吕素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泰州市K校为例[D].扬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