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富宁
宁夏育才中学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在学校教学体系中越发重要了,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只有立足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活动方案,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体育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与发展体育学科素养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改进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锻炼学生强健体魄,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的过渡时期。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应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在增强学生体魄,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同时,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改进高中体育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的高中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薄弱,许多教学活动还流于形式,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之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育课堂。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忽视体育教学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校一切教学活动都为高考服务,高中体育教学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还常常被作为无关紧要的副课。小到学生、教师,大到学校,都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课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发现体育教学背后的价值,从而采取忽视的态度对待体育教学。这样的态度也会折射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也将体育课程作为副课,教学偏离教材,没有全面系统的教学计划,体育测试走走形式,课堂一味地教学生去“玩”而不是学。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是不符新课改要求的,严重偏离高中体育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传统体育教学采用“先学后练”的方式进行体育授课,即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田径、跳远和引体向上等技巧后再进行模仿训练。这导致授课形式相对较为单一。若学生长期在这一氛围下进行训练,会致使体育课堂氛围相对较为乏味、枯燥,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另外,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体育课程,特别是体能较差、肥胖学生的学习惰性相对较高,可能会影响核心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改进要点
(一)树立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健康行为
健康意识也是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并不是独立的教学内容,而是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美国的体育教学一直都是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身体素质,其中就包括了健康锻炼的意识。
与美国教育相比,中国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就稍显薄弱,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喜欢带领学生训练,活动,但很少会和学生分析做这些运动的原因,以及这些体育锻炼能够为学生带来哪些好处。这种教育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锻炼的意识,许多学生只是学会了这些动作,但不知动作意义何在,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了。因而教师应善于将这些健康知识与教学融合,逐渐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例如,在某节体育课堂中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在心肺训练的时候都有所抱怨,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这是教师选择了班级中一位身材较胖,平时不怎么锻炼的学生,还有一位身材均等,喜欢运动的同学来到队前。两位学生都在限时1分钟的时间里面做波比跳,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看看哪位同学做的多。结果非常明显,身材肥胖的学生只做了12个便气喘吁吁,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但另一位学生做了22个,且每个动作非常标准,呼吸也很均匀。在两位同学产生明显对比后,教师向学生解释了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如果将大气看作是供应商,那么肺脏就是人体工厂,它将各种气体通过血红蛋白来运输,最终通过动脉血管进入到心脏,维持身体机能。如果心肺功能不强,那么很可能出现激烈运动时喘不上气,满脸通红的情况,这是有损人体健康的表现。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们意识到心肺训练对人体的好处,也就自然会乐意接受这项运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健康锻炼的意识。
(二)重视体育教育
想要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我们的观念,重视体育教育与教学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参与方,学校要首当其冲,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高中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要正视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体育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有目的的设计一些体育活动,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例如,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个跳绳比赛,让每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跳绳是一种简单且容易上手的体育运动,不受场地的限制,这项运动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和吃力,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基于此,体育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的体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体育健康知识与行为的表现及培养策略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运动方法的科学性及健康行为的适宜性,完善丰富、健康的体育知识体系,才能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因为健康知识的储备直接决定了体育活动的正确性,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在排球教学中,双手头上传球时,学生需要将双手手指弯曲并拢,接对方传来的球,如果动作不标准,就很容易导致手部受伤,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避免学生手部受伤。课堂是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与行为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不仅要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还要结合体育知识为学生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重点加强学生健康知识的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学习到相应的体育知识,更应从内在素养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意识和体育精神,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这门课程的教育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平台。
参考文献
[1]黄素.基于体育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课堂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高考,2020(33).
[2]赵晓刚.足球课对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影响[J].学周刊,2020(26).
[3]陈福亮.体育核心素养理念培育下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下),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