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李雪冰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一体机、投屏互动软件为代表的电教设备正在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效果。
        李雪冰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梓中心幼儿园 山东 济南250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一体机、投屏互动软件为代表的电教设备正在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效果。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带动作用,并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教师指导策略。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为创意美术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点燃幼儿创造的小火花。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   创意美术  指导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曾指出:教师要帮助幼儿逐步养成想象、善于创造的良好品质。可见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品质在当代社会中对幼儿的重要性。创意美术活动是开发幼儿思维,发展幼儿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描绘着五彩斑斓的头脑世界。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带动作用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创意美术教学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增强幼儿手、眼、耳、脑的协调性,幼儿在信息技术的三维立体空间里进行知识与画面的排列组合,这一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一)渲染氛围,创设情景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创意美术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恰当的活动情景,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提升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比如,在《小厨师》这一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借助一体机和音频APP向幼儿进行声、画组合的绘本故事讲述,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帮小动物准备美食的场景。而后,教师又通过图片查看器这一软件为幼儿呈现美食图片,进而引出“面条和煎蛋”。创作气氛有趣儿,幼儿心理放松,思路开阔,在听一听、看一看中明确了自己的创作对象,促进了创造性灵感的产生。
        (二)范例欣赏,探究技法
        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范例来帮助幼儿明确基本的操作技法。多媒体技术则正可以将音频、视频、图形、声音等多种元素进行立体式整合,向幼儿呈现一个动态、多元的世界,为幼儿的范例观察与技法探索奠定了基础。
        比如,教师在引导幼儿画《各种各样的花》时,利用网络搜集了日常生活中不同种类的花的图片,有不同季节的花、不同颜色的花、不同大小的花,并将梵高的《向日葵》作为经典作品向幼儿讲述,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同时对花有了一个较全面地认识。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花开,教师还利用视频APP为幼儿播放“花开的视频”,用镜头展现生活中很难捕捉到的画面,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便于幼儿的理解吸收,为幼儿呈现一个真实、全面的参照对象。通过切实感知,幼儿还能在头脑中原有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将可塑性的元素加工、改造,最终形成独特的创造性成果。
        (三)扩宽思维,大胆创作
        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幼儿的再造性想象是将作品丰富和深化的关键。信息技术的动态性有利于幼儿发散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促进幼儿有意想象和再造想象的产生。


        比如,在《雨》这一创意美术活动时,教师利用QQ影音等音频播放器为幼儿播放《奇妙的声音——大雨小雨》,让幼儿产生了画一画雨的灵感,幼儿一边听着雨的声音一边将想象中的雨滴落在纸上,有的是大雨、有的是小雨、有的雨在空中跳着舞蹈、有的雨色彩缤纷。广阔的思维、活跃的灵感引导幼儿付诸于创作,而满意的创作结果又使幼儿行为得到强化,进一步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投屏互动,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是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投屏互动是作品欣赏的有效方式。幼儿完成创作之后,教师利用投屏软件接收器将手机和电脑或一体机进行巧妙连接,教师将幼儿的创作过程或作品用手机拍成图片和视频投屏到一体机上,全班幼儿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要评价和欣赏的作品,从而保证了作品评价的高度参与性和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应用三原则
        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大,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起初我们给他一个小火苗可能造就他的燎原之势。我们需要把这些火把点燃,让他们燃烧出智慧的火花,迸发出创造的力量。为此,我们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发展幼儿思维,但是在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做到科学、有效!
        (一)主体性原则
        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必须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知道多媒体技术是为发展幼儿创意思维而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二)创造性原则
        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幼儿在对待事物和问题时能从多种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思维具有发散性,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形态扩散、结构扩散、用途扩散和方法扩散。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形式的采用都要遵循创造性的原则,做到“巧用而不滥用,创意用而不随意用”。
        (三)启发性原则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创意美术的具体内容呈现创造性的教学情景从侧面启发性的给予幼儿帮助和引导,从而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产生灵感。
        三、突出教学情景辩证应用信息技术
        (一)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利用多媒体中的音频、视频、图像等技术进行创造性环境的创设,塑造与每一节教学活动相适应的活动气氛,利用多媒体克服现实生活不能呈现的教学情境,以此让幼儿在多元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尽情地畅想和实践,鼓励幼儿去进行有意义的幻想,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相信在这种立体式的教学环境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会不断的发展,创意美术作品也会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二)辩证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信息技术领域出现了一些低质的信息资源,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时代,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创意美术活动时一定要擦亮双眼,给幼儿呈现一个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四、结语
        创造性思维人才的产生依赖于创造性的周围环境,创造性的环境能晕染出创造性的气氛,激发创造性的动机,能塑造创造性的人格和素养。我们要关注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培养幼儿在创意美术方面的灵活思维,分析多媒体教学对幼儿创意行为发展的作用,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幼儿成长铺路。
参考文献
[1]权明主编.让童画插上想象的翅膀: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金贞姬、史利平编著.迈向智慧课堂: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