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武城县县直机关实验幼儿园 山东省 德州市 253300
摘要: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大多喜欢游戏,因此游戏和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为了对幼儿教育进行科学优化,我们把游戏教学法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就显得很有必要。对此,笔者首先研究了幼儿园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意义,然后探讨了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科学的应用游戏教学法,借此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育教学;运用;融合;分析
1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婴儿出生时,他的记忆就像一张白纸,对世界一无所知。随着儿童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儿童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活跃的时期,他们有了解世界的内在动力。在过程中,他们以什么方式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幼儿,他们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参加社会实践以获得他们想知道的信息,只有游戏才能做到这一点。由于游戏是社交活动的集中体,因此它将一些复杂的社交现象整合到游戏中,并以娱乐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使孩子们能够识别事物及其规律。在整个幼儿期,婴儿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这是身体各个部分成熟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身体,那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非常有益,甚至关系到孩子的生活发展。在正常的教学中,除了可以锻炼孩子身体机能的体育锻炼以外,游戏也是孩子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两者比较,体育锻炼有很强的目的和任务,这对于幼儿来说是沉重的负担。而且,此时,幼儿的注意力较弱,不可能集中全部精力完成体育锻炼。游戏是不同的,它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要求,它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因此孩子们非常喜欢它。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必须自己操作游戏才能继续。
2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2.1游戏过程教师缺乏有效指导
在幼儿园教学中,往往游戏开始后,教师只专注整个游戏的完成度,忽略了幼儿对于游戏里蕴含的知识或者需要培养能力的吸收与提高。在这种缺乏有效指导的教学前提下,在游戏中,幼儿会过分依赖教师,游戏在幼儿的实践中缺乏连贯性,因为他总要去依赖老师对他的指导。教师为了图方便,对游戏方式、时间等大包大揽,幼儿自身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跟着教师走,达不到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也就失去了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2.2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式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不能科学合理地开展游戏教学。一方面,一些幼儿教师不习惯游戏教学法,依然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模式进行授课,很难满足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的需求,也无法有效指导幼儿进行积极向上的学习;另一方面,部分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完全掌握主动权,没有扮演游戏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影响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游戏教学法作用的发挥。
2.3游戏与教学缺乏科学的融合
在实际的游戏活动中,孩子是游戏的主题,并且在游戏中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权。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在游戏中采取主动,因此他们可以跟随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行热情的探索,并激发深刻的动机和强烈的兴趣去学习孩子在游戏中所学到的东西。
3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措施
3.1创设情境游戏,使游戏内容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
3~6岁的低龄儿童是幼儿园的主要生源,基本不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和思考能力。幼儿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这些孩子的生活常识和初步的思维方式。因此,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既要考虑到教学的实效性,又要注意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以便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名为“拍拍手,羞羞羞”的教学游戏:请一部分幼儿分别表演排队喝水、见面打招呼、和朋友分享食物等日常情景,其余部分幼儿则可以作为“小评委”。
表演的幼儿如果乖乖排队喝水,就请其他幼儿“拍拍手”,反之,则要用小手在脸蛋上蹭一蹭,并发出“羞羞羞”的声音。
3.2拓展教学范围,确保游戏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在应用游戏教学法时,只是将游戏运用到室内的教学中。教师在室内进行游戏教学时,总是受到教室空间不够的局限,不能完全发挥出游戏教学法的全部教学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日常教学时,可以大胆地扩展教学范围,将游戏教学应用到室外空间中去,充分地发挥游戏教学的教学作用,从而调动起幼儿对游戏学习的兴趣。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设计“小青蛙找妈妈”的室外教学游戏。教师先要将制作的荷叶按照固定位置摆放好,让幼儿练习拍球运球,按照荷叶摆放的位置进行运球前进,最终达到终点,在幼儿找到“青蛙妈妈”后,再给顺利完成运球小游戏的幼儿发放教师自己制作的小青蛙玩具卡片,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教学中来,从而提升游戏教学的教学效率。
3.3树立正确的游戏教学意识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没有树立正确的游戏意识,认为游戏对儿童的发展不利,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方式。游戏教学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需要注意对儿童的发展,注重运用游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多举一些游戏的例子,让儿童对这些游戏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这样儿童就会愿意花时间与老师进行游戏的互动,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促进儿童的健康快乐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重视儿童本性的发挥,不能限制儿童的本性发展,要注意开启儿童的心智,让儿童在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效率更高,也能够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这样儿童的活泼天性能够得到发展。
3.4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教学中,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他们对于所学内容感兴趣了,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相反,如果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被动地接受知识,只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幼儿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好玩有趣的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关于“图形的形状和颜色”认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利用多媒体技术,给他们展示一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片:紫色的三角形,黄色的正方形,绿色的长方形等等,然后让幼儿来根据图片说出它的颜色以及形状。在这个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每次幼儿抢答正确后给所在小组加上一分,最后看哪个小组的得分最高。同时,老师还需要给表现良好的小组一定的奖励。幼儿都是很喜欢受到老师和长辈的肯定和鼓励的,这种方式既是对他们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一种肯定,也鼓励其他小组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儿在参与抢答的过程中,还能够增强对图形的形状和颜色的辨别认知。
3.5充分尊重儿童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儿童在同一环境下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的儿童在听了同一个故事后会感到同情甚至哭泣、有的则没有任何感情上的起伏,这时就能将没有感情起伏的孩子定性为没有共情吗?显然是不能的,这其中有很多种原因让儿童表现得看似没有情感变化,每个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和气质类型不同,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差异。教师不能将孩子“一刀切”,让每一个孩子都遵从自己设定的目标去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灵活调整。
4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园实践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游戏教学,有助于提高幼儿灵活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参考文献
[1]郭雪芳.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7(26):158.
[2]涂利飞.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文学教育(上),2016(0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