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陈友遵
[导读] 作为中职教育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肩负着培养中职生良好审美能力的重要职责。
        陈友遵
        福建省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作为中职教育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肩负着培养中职生良好审美能力的重要职责。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中职教育的教学资源更偏重知识教育,对美术教育的投入并不大,导致中职生审美能力缺失。在本文中,笔者从当前中职美术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推动种植美术教育发展起到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审美是一项天生的技能,并不需要后天的培养,这样的想法影响了中职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的审美教育流于表面,缺乏对审美基础、审美感知、审美能力的培养,导致中职生缺乏基本的审美素养。对此,中职美术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加强对中职生的审美教育。
        一、讲解作品创作背景,激发审美共鸣
        在当前的中职美术教育过程中,直接将作品呈现在学生面前,只能得到“好看”、“漂亮”等表面的评价。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深入感知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缺乏与作品的共鸣[1]。对此,教师可对鉴赏作品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方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其主动了解作品所承载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自身的情感共鸣,加深审美体验。
        比如,在《人物素描》一章的美术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祈祷的手》的审美体验,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祈祷的手》创作背景:“丢勒有十八个兄弟姐妹,哥哥与他都深爱绘画事业,但由于家境困难,哥哥选择先工作培养弟弟的才华。在丢勒学成之后,哥哥因常年劳作不能作画,祈祷上帝将自己的才华加倍赐予弟弟。”在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后,同学们被画家丢勒和他哥哥之间的情谊所感动,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画家丢勒在《祈祷的手》中蕴含的情感。在深刻的情感共鸣下,同学们认识到素描纸作品可以传递真实的社会和丰富的生活,审美体验得到了丰富。
        二、讲解基础美术知识,夯实审美基础
        审美鉴赏教学需要建立在基础美术教学之上。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对色彩、笔法、构图、空间的塑造方式,才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评价美术作品[2]。因此,中职美术教师需要加强对基本美术知识技能的讲解,通过课上问答、布置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提升中职生的美术专业能力,促进其美术专业素养的发展。通过高频率的师生互动,引导中职生掌握相关美术理论知识,并渗透相关鉴赏技巧,使其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有据可依,夯实其审美基础。
        比如,在《静物素描》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静物素描的基本知识,如素描的结构、明暗、线条、体块等等。

之后,教师通过互动问答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怎样完成静物素描的绘画构图?”在问题驱动下,同学们迅速回顾课上所学知识,回答:“首先要确定构图形式,如S型构图、三角形构图等等。其次要确定绘画对象的比例大小。最后对绘画物体进行造型。”确定学生掌握相关基础后,教师播放荷尔拜因的《伊拉斯谟像》、《索罗图恩的圣母》等画作供学生欣赏,以此提高其专业鉴赏能力。
        三、活化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审美感知
        传统的美术教学课程模式较为僵化,学生的审美思维很难发散,审美感知能力较弱。针对这一问题,中职美术教师需要适时对美术教学进行创新。将传统说教式的美术教学创新为任务式教学、活动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等,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洞察力,从而增强其审美感知[3]。
        比如,在《风景素描》一章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实景写生教学活动,组织同学们游览风景秀丽的景观,在愉悦同学们学习心理的同时,升华其对风景素描的情感态度。在写生活动中,教师分享尼基列耶夫·米哈伊洛维奇的风景素描作品,比如绘画郊外景物的作品、绘画树木、湖泊的作品等等。在写生活动中引导同学们对其进行深入的赏析。同学们能够将自己游览景物的感受投射在素描作品当中,对作品中描绘的具体景物有了更深刻的感知。这时,教师再对学生加以引导,能够使其准确的分析出作品的艺术之处。
        四、加强作品鉴赏教学,提高审美能力
        提升中职生审美能力的最主要方式还是在于加强鉴赏教学。中职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审美理念、审美方式、审美技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
        比如,在《速写》一章的美术教学中,为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甄选出合适的速写教学作品,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赏析:“高质量的速写作品需要准确抓住被捕捉对象的特点,准确性可以降低,但必须彰显出被描述对象的神韵和动态。”结合《速写》这一章节的教学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侯林的《敦煌壁画    NO.1》、《写生》、《人体速写NO.1》等作品。在鉴赏过程中,同学们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的评价:“侯林老师的速写作品线条流畅,用笔果断,具有独特的美学韵味。”“侯林老师的构图很巧妙,使用了传统的笔墨技法,有一点时代感。”通过点拨鉴赏技巧,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职美术教师需要紧跟当前中职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其美术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结合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审美情境引发中职生的审美共鸣,增强其审美感知。同时,加强对美术理论知识、美术技法、作品鉴赏技巧的讲解和点拨,使中职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概念,从而提升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苑飞.中职美术鉴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参花(下),2020(02):111.
[2]莫洁靓.美术教学中对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知识文库,2020(01):148-149.
[3]杨雅君.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对中职学生鉴赏与审美能力的提升分析[J].美术文献,2019(11):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