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炎
浙江嵊州市三江街道阮庙学校 浙江省 嵊州市 3124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活方面的追求不单单是生活品质,同时更加注重体育训练,重视身体健康管理。在对新一代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不应当只注重于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如何打造“学,练,评”教学模式的小学体育课堂,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共同探究。
关键词:“学,练,评”教学;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前言:
如今,很多家长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孩子的体育锻炼、体育能力往往被忽视。然而,单凭考试成绩是不足以决定孩子的一切的,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能够获得乐趣、健康,还能挖掘出自身的一些潜能,并养成良好的品质,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本文对构建“学,练,评”教学模式提出以下三点方案,共同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一、创新教课内容,加强学生参与度
“学”,即是学生通过在教学课堂上,对教师的教学积极参与,配合教师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学习吸收,并进行实践。现在的小学生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同时也精灵古怪,有着独特的新思想,而这种新思想并不一定与教师的思想相同。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迎合现阶段学生的思维,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保证学生的安全以及遵循教学计划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现阶段孩子喜欢进行的游戏,将这些游戏与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仅起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导学生练习短跑接力时,如果只是告诉学生正规接力比赛的规则,很难激起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师可以通过转换方式,通过编写比赛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学生们通过传递钥匙的方式,快速收集每一个地点的“宝藏”。利用比赛的规则,“强制”跑步时的动作规范,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所在,同时也能学会如何正确地规范相关动作。通过对小学体育课程的创新,借用学生时期组织一起玩耍的游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达到高效课堂中“学”的教学模式。
二、布置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熟练度
“练”,即是表示教师在备课完成后,给学生布置的各种各样的课上练习或是课后练习。教师通过每位学生的相关表现进行总结该课程在该班级的学习情况,从而对该班级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教学模式的完善。小学体育教师在学生进行体育相关项目的考核时,需要观察每一位学生在进行项目时的动作的规范性以及完成情况,用大数据统计班级存在的问题,布置相关体育的练习,通过增加训练次数,提高学生对该项目的熟练度,以达到对该项目的要求。
例如,学生在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腹部锻炼的次数较少,所以大多数学生很难达标,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定量的仰卧起坐训练,通过长期有规律的训练,学生对该项目的熟练度得以掌握,身体素质也较以往来看有所提升,渐渐可以达到学习目标。通过布置教学任务这一方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这一品性,达到高效课堂中“练”这一教学模式。
三、巩固教学知识,加深学生记忆点
“评”,即是在小学体育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通过学生以小组形式或是班级为大单位,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以及对对方的学习情况作出主观的评价。教师在该阶段的教学目的,便是帮助学生消除在前阶段对相关的体育教学所产生的学习障碍,巩固前阶段所学习的教学知识,帮助学生完成该阶段的学习任务。在大多数学生所面临的困难相时,教师需为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二次教学,通过教师自身的完成动作的技巧方式,让学生重新对该行为动作在脑海中产生记忆点。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日常的立定跳远测试,让同学们自主分组进行测前训练,通过相互比对,让学生规范自己的动作。在测试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动作不标准的学生,这时教师因当召集所有学生,对错误动作指出,并进行规范示范,通过肢体和语言加以讲解,教导学生正确的立定跳远方式。这种示范不单是对动作不规范的学生进行教学,同时也在对现阶段掌握的同学进行二次教学,起到巩固教学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点的作用,在学习期间让学生懂得互帮互助,通过对对方完成度的评价,共同提升自身在体育这一学科上的实力,达到高效课堂中“评”这一教学模式。
总结:
小学体育作为人的启蒙体育教育,其教育理念不仅是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更是可以通过在体育学习的训练中学会坚持等优秀品质。本文通过以构建“学,练,评”教学模式,对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出三点教学模式:创新教课内容,加强学生参与度;布置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熟练度;巩固教学知识,加深学生记忆点。
参考文献:
[1]许海斌.“学、练、评”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35):28.
[2]李标.多元评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9(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