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体育教学中的“逆反心理”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全学范
[导读]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时有发生,随之对体育课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和厌恶的情绪。
        全学范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朝鲜族中学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时有发生,随之对体育课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和厌恶的情绪。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围及如何克服学生“还反心理”,是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关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逆反心理   预防措施
        
1  前言
        在广大青少年中,特别是中学生,常会出现一些“不听话”、“不接受教育”的现象,令家长和教师十分头痛。在体育教学中,这些学生表现为不按教师要求的动作要领掌握技术,自己耍小聪明,另撕一套。上述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之为“逆反心理”,体育教学是融知识、技术、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调整,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2.1 生理因素
        青少年正处于由童年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在心理学中形象地称之为“心理断乳”。在这一时期,随着青少年身体发育成熟,在心理上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开始形成“自我概念”,“成人感”加强。事实上在这一时期,青少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性格,身体正处在发育过程中,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都不能完全脱离家庭和成人的制约。于是导致心理上产生严重不平衡和多重矛盾。
2.2 客观因素
        教育不当,是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有些青少年在家庭中,不是倍受溺爱就是饱尝棍棒之苦;在教师面前,不是受宠就是常遭语言讥讽。使本就不健康的心理严重倾斜,心理矛盾激化,使心理对抗情绪增强。要么对错别人都说不得,明显对着干;要么正误都被人说,嘴上不言语,心理却叫着劲,什么都不相信。其结果导致“逆反心理”产生。
3 如何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
        中学体育教学的对象正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体育教师应当正确处理。


3.1 了解学生心理,帮助学生真正走向成熊
        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懂得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认真注意、观察、分析学生心理行为的变化,提出对策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真正走向成熟。
3.2 正确指导
        体育教师不仅只是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应成为学生适应生活和学会做人的向导。教师不但要掌握有关知识,还要使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有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和矫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3.3 树立榜样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将动作规范的学生请出来给全体学生做示范,这是开展“兵教兵”的好方法,但要注意,要确实选好示范对象,而不能以教师个人的好恶来选择,如果选择不好,学生就会产生“还不如我做得好”的心理,这既损害了教师的或信,又强化了学生的“进反心理”,
3.4区别对待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性格开朗和性情内向不同:调皮捣蛋和遵守纪律不同:男生和女生不同;初中和高中不同。一般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a.不当从批评,个别交换意见。b.采用诱导教育方式,切忌粗暴,c.对小事不过分追究,不便其“逆反心理”得到满足。d.和学生交心,但不干涉其内心“秘密”,给学生保留一点自己的天地。满足其“独立感”的愿望。
3.5 一视同仁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往往因种种原因,学生表现不好,学习效果不明显等;教师应精心培养和耐心教育这类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视同仁。要知道,学困生比一般的学生更需要信任、真诚与鼓励。
4 结束语
        总之,“逆反心理”也是中学生求知欲以及对知识和真理探求的一种心态。了解学生心理,掌握学生心理,利用“逆反心理”,变不利为有利,变消极为积极,是体育教师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愿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成为积极关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向心理成熟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 钱冰. 浅谈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逆反心理"[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25):201.
        [2] 蒋曙成. 润物细无声——谈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其对策[J]. 北方文学:下, 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